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

网上有关“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害,棉花对双氟唑草酮非常敏感 。

实现棉花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要使棉花的生长发育有一个合理的生育进程,以充分利用有利自然资源,避开不利因素 ,这就要学习棉花的管理技术了。那么,当前的棉花管理技术有哪些呢?

棉花有哪些管理技术

一 、苗期管理

1、苗期生育特点

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长根、长茎 、长叶的营养生长阶段。

2、苗期管理目标

培育“苗早、苗全 、苗齐、苗匀、苗壮 ”,培育强大根系 。

3 、壮苗早发的长势长相指标

4月下旬到5月初出苗 ,5月下旬至6月初现蕾。茎粗节密,株高12-18cm,主茎日增长0.3-0.5cm ,红茎比0.5-0.6。“二叶平 ,四叶横,六叶亭”,即二叶时 ,两叶平展;四叶时,4片叶处于一个平面;六叶时植株宽大于高,8叶时宽、高大体相等 。壮苗叶序4、3 、2 、1 ,弱苗叶序为2、1、3 、4。

4、苗期田管措施

早放苗封土,防降温跑墒;早中耕除草,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生长;早补种,保证留苗株数;早定苗(1叶结束);早防治病虫。

二、蕾期管理

1 、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以营养生长为主;

2、管理目标

多现蕾、早开花 ,发棵稳长,搭好丰产架子 。

苗情诊断:

壮苗:红茎比60%-65%,株高日增长量 ,盛蕾期1.0-1.2cm ,初花期1.8cm,叶序(4 、3)、2、1,顶心下陷 ,蕾大。

旺苗:果枝上窜,蕾小,红茎比<55% ,主茎日增长量>2.0cm,叶片肥大,倒四叶明显高于倒3叶。

弱苗:主茎红茎比>70% ,日增长量<1.0cm,顶心外露 。叶序1 、2、3、4 。

3 、蕾期田管措施

中耕松土;化学调控+水肥运筹;防治病虫;促弱控旺;头水前揭膜。

三 、花铃期管理

1、生长特点

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盛花后营养生长减弱 ,生殖生长加强。是产量形成关键期,需肥水最多的时期 。

2、管理目标

早结伏前桃 、多结伏桃,增加铃重 ,防止早衰。

苗情诊断

壮苗:盛花期主茎日增长量0.5-1.0cm ,红茎比70%左右,叶序(3、2)、1 、4,或(3、2、1 、4) ,铃期红茎比90%左右。

旺苗:盛花期主茎日增长量>1.5cm,叶色浓绿不褪,铃期红茎比<80% 。

弱苗:花铃期不封行 ,主茎日增长<0.5cm,红茎到顶,叶序2、1、3 、4 ,或1、2、3 、4。

3 、花铃期田管

针对三种生长型棉田做好施肥、灌水、化学调控 、整枝打顶、防治病虫。

控制好封行期和封行程度:棉花封行期和封行程度是衡量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求:7月上旬封小行(窄行),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封大行。封行程度:“远封近不封,下封上不封 ,中间一条缝”。保证基部叶及根系正常生长 。若封行太晚,表明群体太小,生长量不足 ,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若封行太早 ,表明群体生长太旺,叶层过多,通风透光差 ,中下部荫蔽,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

控制好株型:群体密度增加,植株个体的高度要降低 ,果枝数和叶片数要减少,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 ,提高成铃数。适宜的密植条件下,覆膜棉花理想株型是植株矮壮、茎粗节短 、叶量适中、果枝上举且短 。高产覆膜棉田,一般打顶前株高60-65cm ,果枝8-10台,主茎叶片数13-14,果节20-25节 ,平均节间4-5cm 。

四、吐絮期管理

1 、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减弱 ,趋于停止,棉铃由下而上逐渐吐絮。

2、管理目标

进早熟,防早衰和贪青晚熟 ,及时收花。长势长相指标:叶色开始褪淡,8月下旬至9月上旬吐絮,绿叶托白絮 。

3、田管措施

整枝;推株并垄;人工催熟;收花;残膜回收。

五 、棉花的长势长相与看苗诊断

1、长势长相

棉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速度 ,是动态的变化,如主茎日增长量、展叶数 、现蕾 、开花日期等。

长相:棉株各个生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如棉花的株型、高矮、群体结构 、主茎节间长短、茎色、叶色等 。棉田常见的长相类型:

(1)健壮型:叶面积适中 ,发展动态合理,蕾铃生长高峰持续时间长,结铃重 ,脱落少,最终出现“绿叶托白絮,大桃封顶 ,小叶大桃 ”的长相。

(2)徒长型:叶片大 ,节间长,赘芽丛生,中后期株间荫蔽 ,群体光照不足,棉株顶端优势强,出现“高 、大、空”的徒长长相。

(3)早衰型:叶面积小 ,叶片黄薄,结铃少,铃小 ,产量低,品质差 。

2、看苗诊断营养诊断是依据植株体内生理过程某些营养物质动态指标判断棉花的生长发育状况。

看苗诊断是在棉花生长的各个生育,根据其外部形态指标 ,判断棉株的长势长相。生产中常用的看苗诊断指标有:叶龄 、株高、主茎叶增长量、倒四叶宽 、果枝数、红茎比等 。

(1)叶龄:现蕾一般为5-6叶龄,开花11-12叶龄,若叶龄过多 ,则表明营养生长过快、发育推迟 ,有旺长趋势;若叶龄过少,即表明营养生长不良,长势弱 ,需加强肥水管理。

(2)株高:衡量棉花株型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现蕾期为 16-18cm,开花期为35-40cm,盛花期50-55cm ,打顶前60-65cm,过高表明生长过旺,过低表明生长不良 。

(3)主茎日增长量:现蕾前0.6cm以下 ,初花期15cm左右,不超过2cm,盛花后缓慢下降 。主茎日增长量过大 ,表示生长过旺,有徒长趋势;过小则表示长势太弱。盛花后减慢速度过快,则易早衰。

当前棉花技术管理措施

一 、抓好苗床期管理

1 、适时通风降湿 ,定苗除草 。棉苗子叶平展转绿后 ,及时小通风降湿1-2天,抓住晴暖天气,晒板降湿 ,定苗除草。

2、搞好棉苗化调。棉苗挑心,开始出真叶时,要适时化调 ,每亩大田标准苗床使用苗床专用生化制剂促壮素1袋,兑水2kg,均匀喷洒 ,同时喷施“沃叶氨基酸”叶面肥,以防棉苗窜高,形成高脚苗 。

3、科学调温。在床温调节上注意两点:一是坚持通风不揭膜。齐苗至2片真叶期间适当增高床温 ,以加快出叶速度促早苗;第2片真叶平展后,要坚持昼夜通风,尤其是抗虫棉苗势较强 ,应注意通风口位置大小的调节 。二是防止无头苗。真叶出生后 ,棉苗要适当保温,遇有低温天气,应及时关闭通风口 ,避免冷害,造成生长点萎缩。

二 、坚持搬钵蹲苗,适时移栽

多年的实践证明 ,搬钵蹲苗能有效地缩短棉苗栽后的蹲苗期,提早醒棵发苗,一般于栽前10-15天搞好搬钵蹲苗 ,并注意大小苗分开,小苗放床中间,搬钵后要及时做好补土、补肥、补水及增加床温的“三补一增 ”工作 。在坚持搞好大田整地 、施肥的基础上 ,5月10-15日保证质量,适时移栽。

三、搞好棉田间套作物的培管

多年来我县仍以瓜棉、豆棉 、玉米棉等复合种植类型为主。西瓜栽培上:一是继续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健壮瓜苗 ,二是及时搞好炼苗和大田整地、埋肥、护理前茬等工作 。青毛豆 、玉米等间套作物要抓好播栽后的大田管理 ,尤其是护理前茬、清沟理墒等工作 。

四、抓好直播棉生产

我县沿海垦区一带,仍有一定面积的直播棉,注意抓好两点:一是要及时做好播前的大田整地 、培肥 、清沟理墒等大田备耕;二是抓住季节(4月25日前后)和适宜墒情及时播种 ,推广地膜直播技术,力争早发夺高产。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0009

品种名称:新陆早49号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765/新陆早16号

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32天。前、中期长势和整齐度较好 ,后期早衰 。株高70.4厘米,株型较紧凑,茎秆茸毛较少 ,叶片中等大小、色绿,果枝始节位4.9节,单株结铃7.2个 ,铃卵圆形,单铃重5.4克,衣分42.0% ,子指10.3克 ,霜前花率90.2%。高抗枯萎病,感黄萎病。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2毫米,断裂比强度32.7厘牛/特克斯 ,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7.3% ,**深度7.7,整齐度指数87.5%,纺纱均匀性指数171 。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子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41.4千克、143.3千克和130.4千克,与对照新陆早13号比较,子棉减产1.2% ,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增产7.4%和0.4%。2009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22.0千克 、136.4千克和116.6千克,与对照新陆早13号比较 ,子棉减产4.2% ,皮棉增产5.0%,霜前皮棉减产6.5%。

栽培技术要点:1.西北内陆早熟棉区在4月上中旬地膜覆盖播种 。2.每亩种植密度14000~16000株。3.一般亩施标准肥150千克,灌水3次或滴灌8~10次。4.苗齐后及时化控 ,以后每增加3片主茎叶化控一次;适期早打顶,留果枝9个左右 。5.全生育期及时防治棉蚜、棉铃虫、红蜘蛛 、盲蝽象等害虫。6.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审定意见:非转基因早熟常规棉品种,区试代号K05-31 ,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新疆早熟棉区和甘肃河西走廊早熟棉区种植 。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25

品种名称:新陆中34号

选育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316×中99后代9736株系的自然变异单株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品种,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种植生育期140天 ,出苗较好,苗期生长势较强,中后期生长稳健 ,整齐度好,不早衰。株型松散,株高68.2厘米 ,茎秆粗壮、茸毛较多 ,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5.1节,单株结铃4.7个 ,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8克 ,子指10.0克,衣分42.6%,霜前花率93.9%。耐枯萎病 ,感黄萎病,不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毫米,断裂比强度31.2厘牛/特克斯 ,马克隆值4.2,断裂伸长率6.5%,反射率78.5% ,**深度8.1 ,整齐度指数85.51%,纺纱均匀性指数156 。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子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35.0千克、138.9千克和130.1千克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1.8%、4.7%和3.5%。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 、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9.4千克 、179.1千克和166.5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10.2%、13.5%和15.1%。

栽培技术要点:1. 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棉区地膜覆盖栽培 ,4月中旬播种 。2.每亩种植密度15000株。3.施足基肥,重视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合理调解氮、磷 、钾肥的配合比例。4.常规灌溉于6月20日左右开始灌第1水 ,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5次,8月下旬停水 。5.全程化控,从苗期5片真叶开始 ,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使用缩节胺化控,每亩用量分别为0.5克 、1.5克、2.5克、4.5克和7克。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 、红蜘蛛等害虫;采取铲埂灭蛹、黑光灯诱杀、种植诱集带等措施防治棉铃虫。6.枯萎病 、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

审定意见: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南疆早中熟棉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8

品种名称:新陆早33号

选育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选87抗病变异单株 ,定向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西北内陆早熟棉区种植生育期128天,苗期生长较稳健 ,中后期生长势强,不早衰 。植株筒形、紧凑,株高63.1厘米 ,茎秆粗壮,主茎 、叶片茸毛较少,Ⅰ式果枝 ,叶片中等稍大 、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3节,单株结铃6.6个 ,铃卵圆形,开花吐絮集中,单铃重5.9克 ,子指12.7克 ,衣分39.5%,霜前花率88.6%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不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断裂比强度30.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 ,断裂伸长率7.3%,整齐度指数88.2%,反射率75.9% ,**深度7.3,纺纱均匀性指数151。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35.3公斤、132.3公斤和117.7公斤 ,分别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5.4% 、3.8%和4.9%。2006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44.2公斤、135.4公斤和135.4公斤,分别比对照新陆早13号增产6.0% 、2.0%和2.0% 。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栽培4月10~20日播种。2.每亩留苗密度14000~16000株。3.全层施肥 ,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 ,中后期合理使用叶面肥 。4. 从2叶期开始逐渐加大缩节胺用量,节间长度控制在4~5厘米;每亩缩节胺用量5~8克,防止中空;8台果枝时打顶。5.用“海状元818”或其他药肥拌种剂拌种和定期叶面喷施 ,可有效地预防、抑制黄萎病。6.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等害虫 。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非转抗虫基因常规早熟品种,适宜在新疆南 、北疆早熟棉区和甘肃河西走廊早熟棉区种植。

关于“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海的头像
    乐海 2025年08月16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乐海”

  • 乐海
    乐海 2025年08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有...

  • 乐海
    用户081603 2025年08月16日

    文章不错《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