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单有以下这些 。
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 、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下而上有4个垂直结构明显的自然景观带 。依次是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冰原带。长白山的植物多达1400多种 ,有“温带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野生动物有400多种。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 、梅花鹿、紫貂、金钱豹 、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 2.卧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这里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由于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东来的气流及西风环流,形成终年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带谱。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羚羊、小熊猫、白唇鹿 、四川红杉、岷江柏、独叶草 、追龄草、香樟等 。 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1956年被列为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是全球17个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个 。 该保护区面积为1140公顷 ,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季雨林。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热带边缘。北回归线附近由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往往形成广阔的热带沙漠 ,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风影响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植物有2400多种 ,动物有250多种 。珍稀动植物有木荷、乌榄、格木 、子京、苏铁、桫锣 、苏门羚、白鹇等。 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 、松桃三县交界处。1986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 该保护区是当今少有的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面积为4.1万公顷,主要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与大熊描一样都是第四纪的伴生动物,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 ,目前仅在梵净山林区有100到500只,对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很高价值。天然珙桐仅存于我国,在梵净山的面积最大 ,因开花时犹如白鸽展翅而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 ” 。19世纪晚期,它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如今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内。198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5.7万公顷 ,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贵动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种,鸟类有400多种,蛇类有56种 ,昆虫20000多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 、“鸟类天堂”、“蛇类王国 ”、“昆虫世界”。主要珍稀动植物有:银杏 、石松、草鹗、厚唇鱼、角蛙 、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 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纳人世界自然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草类资源丰富 ,牧草优良,是我国和世界的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物有:沙地云杉、药用植物大针茅 、狐芽、冰草、艾蒿 、黄芪、甘草等 。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 、巴东三县境内。1989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7.4万公顷,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物 。神农架以峰、垭 、云、洞、树,号称“神农五奇” ,其中的树就是指当地有2200多种高等植物,有的是濒于灭绝的古老物种,如珙桐、铁坚杉 、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动物有570多种 ,有的动物有奇特的白化现象,如白熊 、白蛇、白獐、白金丝猴 、白鏖等20多种,目前这些动物的白化原因还是未解之迷。 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中部 ,天山东段 。199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主要保护濒危动物(如天鹅、雪鸡、雪豹) 、荒漠、森林、草原 、天池风景区及荒漠绿洲。 9.盐城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 。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这里由盐蒿滩、草滩、芦苇沼泽7万公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 。珍稀动物除丹顶鹤外,还有白鹳、白鹤 、白肩雕、白头鹤、白枕鹤 、黑鹤、灰鹤、天鹅等。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 ,孕育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 、二类植物几乎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如1975年发现的高达70多米的望天树,曾轰动植物学界。动物以鸟类最丰富 ,有4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 。兽类62种,如亚洲象、印度虎、云豹 、小灵猫、懒猴都是稀有动物 ,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比较进化的物种之一,且数量稀少 ,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11.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 该区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的植物以“高、大 、古、稀 ”而闻名,如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银杏 ,树高50多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及稀有的铁树、马挂木等,都有“大树王国”之称。珍惜动物有云豹、穿山甲 、虎纹蛙、树蛙、蝾螈等 。 12.茂兰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 、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 。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 ,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传以前有九个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沟。这里最独特的是湖光山色,108个湖泊被当地人称为108海 ,连接湖泊的是几十个瀑布,碧湖、红柳、飞瀑 、翠柏,色彩和谐 ,动静相宜,浑然天成 。 14.丰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1.84万公顷,主要保护原始红松林 。这里地处大兴安岭东部 ,离海洋较近,易获得来自海洋的潮湿空气,故气候温湿。植物有2000多种 ,其中一半为东亚特有种,如红松、沙冷杉、臭冷杉 、红皮云杉等。利用价值最大的是红松,而其自然生长需100~200年时间才能达到20米到30米高 ,因而成为丰林的主要保护对象 。 15.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 ,其中本岛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 。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 ,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 ,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 、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16.山口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面积8000公顷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 ,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 、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 、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该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17.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武都县和文县境内。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的最南端,地处岷山东端北坡,整个保护区地域呈带状 ,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20公里 。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13750公顷 ,其中核心区97329公顷,实验区116420公顷, 保护区内森林茂密 ,物种丰富,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物种宝库。 18.黄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 。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黄龙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毗邻 ,是一座绚丽多姿的彩池画廊。境内花木竞秀,藤萝漫生,碧水清泉,叠瀑滚泻 。海拔2123-3576米处的**长坡上 ,排列着4300余个迂回曲折,层层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 ,形如蹄掌,如弯月,如菱角宝莲 ,池水深浅各异,深者丈余,浅者数寸 ,澄净无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时而荡红漾绿,泼墨濡黄 ,时而泻翠流金,泛青描黛,时而似蓝假白,浓淡相宜 ,虽然活水同源,却是水色各异,变幻无穷。既是风景名胜区 ,又是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 19.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 、怒江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总面积405549公顷,为云南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4°40′-28°30′之间 ,由北 、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南北长约400多公里。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3789.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3%;缓冲区面积142611.5公顷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实验区面积7914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 。生物走廊带,怒江范围内的两段116480公顷 ,保山范围内4916公顷。 20.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01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29种,省级重点保护26种。由于植物资源丰富 ,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已发现的动物种类260余种,金雕、金钱豹 、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此处还有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达170余种 ,由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 、药用植物1055种,是我省乃至我国动植物基因库 。宝天曼良好的生态环境区域,主峰地区基本保持着原始森林状态。 2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右旗北部。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 保护区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115公里 ,地跨索日嘎苏木、岗根苏木、朝阳乡 、罕山林场。东与巴林左期相连,西与林西县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岗根苏木 ,北与锡林郭勒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18分~118度55分北纬43度59分~44度27分,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部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度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 ,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 。这里又是东北 、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 ,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加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示范区 。 22.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呼伦贝尔草原西部。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 ,内蒙古第一大湖 。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 ,食饵丰富,是众多侯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 、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 ,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种)。 23.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 。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五大连池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公元1719一1721年,火山爆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 。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有疗效显著的矿泉“圣水 ” ,是一个集游览观光 、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每年6一9月为旅游最佳季节。五大连地除五个堰塞湖外,还有许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年龄最小 ,但体态庞大,景色尤佳,是五大连池中最佳景区 。据介绍 ,五大连池火山喷发从史前203万年到近代280年,跨越年度很大,独特的火山地貌格局铸就了其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有植物143科、428属 、1044种 ,其中珍稀濒危物种4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石竹、钝叶瓦松岳桦等。此外,区内的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61科、144种 ,如一级保护动物秋沙鸭 、丹顶鹤等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研究、探索火山自然生态系统物种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24.亚丁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 保护区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 ,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 ,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 ,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 ,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 ,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十三年 ,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成功之意 。 ”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 在稻城亚丁极目远跳 ,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 ,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 ,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海子山是一个天然的石雕公园,它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公里 。 站在海子山 ,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景象壮观 ,憾人心魄。 25.珠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 保护区覆盖了西藏定日、定结 、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819平方公里,居民8.2万人。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 、金钱豹、野驴、雪豹 、红胸角雉、黑颈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藏雪鸡 、岩羊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西藏延龄草、天麻 、锡金海棠、参三七、长叶云杉 、长叶松等 。其中特有种雪豹已被列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标志性动物。 26.佛坪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市佛坪县境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 佛坪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 ,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区面积29240公顷,植被覆盖率90%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独叶草等22种国家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大熊猫 、金丝猴、虎豹、金雕等珍惜国家保护动物 。保护区内山清水秀 、林海茫茫 ,奇峰怪石林立,流泉飞瀑随处可见。佛坪保护区物种资源和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 ,核心区内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1只大熊猫,野生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内还曾发现棕白色的大熊猫,被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
巴东红三叶是哪里的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4 、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 ,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 、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 、京、津、鲁 、苏、沪、浙 、闽、粤、琼 、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 、吉、内蒙古、晋、豫 、皖、鄂、赣 、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 、青、新、云 、贵、川、渝 、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 ,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 ,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 、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 ,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 、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 、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 、广西两个自治区 。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 、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 ,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连接长江 、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 、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 ,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 。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 ,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 、云南、广西、四川 、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 ,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 、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 、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 ,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
3 、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 ,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 、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 、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 、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 、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 、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 。有“地球之肾 ”、“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 、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 、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 ,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 、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 ,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 ,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 ,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 ,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 、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 北部(春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 南部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 ,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 ”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 、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 、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 、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 、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 ,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 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 ,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 、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 。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 、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 、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 。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 、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 。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 、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 、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 、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机动性强 ,分辨率较高
近地遥感 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 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 、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 。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 、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 、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 、地矿、建筑、农业 、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 、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
2 、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 、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
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 、珠三角
7、GPS、北斗导航系统
8 、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 、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
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 ,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27°01'—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 ,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 ,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 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 ,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 、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 ,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 。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 ,7 、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 、寒潮、大风、冰雹 、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 、棉花、茶叶、蚕丝 、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 ,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 、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 ,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 、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 ,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 、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 ,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 。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 ”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 ,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巴东红三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巴东红三叶属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相传于187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到巴东绿葱坡镇细沙河一带种植,在当地又称“洋马草” 。其枝叶柔嫩 ,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易种植,适合饲养各种畜禽和加工制成各种饲料 ,被誉为“中国牧草之王”。
如今,“洋马草 ”在巴东畜牧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全县有2000亩巴东红三叶种子基地和8.8万亩牧草基地,并有与之配套的种子、牧草加工厂等 ,产业优势日趋明显 。《巴东县志》 、《恩施州畜牧兽医志》上都有详细记载。
巴东红三叶
巴东县牧工商技术服务中心
11409702
红三叶鲜草等
关于“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m.clhwzc.com/cl/409.html 来源:https://www.syzq0739.com/saoyan/106.html 来源:https://wap.syzq0739.com/ 来源:https://m.syzq0739.com/saoyan/101.html 来源:https://m.clhwzc.com/ 来源:https://m.clhwzc.com/cl/40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婉若清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受保护...
文章不错《受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