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 、见面的注意点
见面,一般是在他的办公室,注意你的着装和言辞 ,不要乱说话,不要抢着说话,尤其输坐姿要正 ,不要软塌塌的。交流的时候,眼神交流也是需要的,不要低头一直看地。另外 ,导师问你问题的时候,不要就一个字“嗯,啊 ,哦 ”。
2、见面的特别注意点
记得,带一点家乡的特产,如果和导师是一个地方 ,就更应该带一点,不要贵,几十快就可以,一份给导师 ,一份给导师课题组的学生,增强好交流和感情 。
3、问候导师下,然后说明是谁;
4、为什么考研 ,考这位导师;
5 、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出手来给导师看的;
6、希望怎么样;
7、如果有作品,也可以以附件的形式打包发给导师看看,不会占用导师手机的QQ或微信内存。
扩展资料:
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的误区:
1 、不要以一种闲聊的方式去跟导师聊天 ,除非你跟导师很熟。不然导师每年面对那么多学生,平时也可能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跟你闲聊 。最好先理清楚自己的问题 ,高效沟通。
2、不要在深更半夜或者工作时间给导师发信息,这个一个是礼貌,一个是导师很可能也没时间回你 ,最好的时间,湿兄认为是节假日的上午11点左右,趁节日之名给导师发个祝福,这个也顺理成章。
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其实 ,这次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参加的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理清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
2、最近理想:导师帮助研究生发现一个可供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获得最后的成功。
3 、过程影响: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论文及做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积极的意义上影响学生,使其能够在最后拥有导师思维并解决所遇到问题的基本能力。
4、反馈影响:导师通过研究生的一些思维发现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所未涉及到的新知识,并将其和学生一起融会贯通 ,取得超越两人固有能力的成果 。
这些都应该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特征,但是,事实上 ,却是很难达到的,有些优秀的导师可以达到或部分地达到,而有些很差的导师则一条都做不到。
作为研究生 ,确实需要从导师那里获得自己原来不具备的本事,这些可以从课堂上获得,可以从讨论班上获得 ,可以从老师的一些身体力行的事情中获得,可以从老师的思想或者行为中顿悟到。
而作为导师,则通过指导研究生的选择研究方向,选择希望解决的问题 ,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引导学生达到理想的彼岸 。即便未来不见得做研究类型的工作,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却是应该教到学生手里的。
如果学生能够在三年内或者稍长的时间内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进展,而这些进展可以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和最后的解决了某个问题的毕业论文 ,那就可以认为完成了最近理想,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导师的影响还可能继续起作用,这一般就是精神上的影响了。
经过这次讨论 ,我认为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确会比带统招的研究生累一些,一方面是不能时时耳提面命,上面也提到 ,其实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他们肯定对于研究有自己的看法,很可能是觉得工作中处理的问题就是或者接近研究了,而没有虚心学习的动力。
这样的话 ,我想,对于以后愿意跟我做论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我觉得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原来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学生要跟着我上至少一个阶段的讨论班 ,现在看来这样的要求不太够,那就再提一个可以评价的要求,就是在杂志上发表出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来 ,以这篇发表论文作为自己真的学到了研究秘诀的证据,我想这还是很应该的 。
周六的时候,有同学去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问我 ,是否能跟我做论文,我当时的建议是,先尽量找其他的老师 ,找到了最好,如果找不到或者找了但是别的老师对自己没有兴趣,那再考虑是否跟我的问题。
这样说一方面是考虑到同学太多 ,现在就开始记在我的名下浪费了其他的导师资源,另外也有我对同学目前没有把握的缘故。
未来的工程硕士答辩将会有个淘汰的问题,具体的做法是:论文不合格者不让答辩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等写好了再答辩 ,如果一定要答辩,到答辩会上过不了的话就要重新开题,然后再用相当的时间来做一篇新的论文 ,这个要求一定要得到贯彻 。
到时候如果我的学生和别人的学生站在一起PK谁过的时候,能够拿得出研究论文来的人自然会让老师有话好说了。因此,我准备
1 ,逼迫成为我学生的同学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2,在我的讨论班上至少要过一个周期 。
,对每个研究生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被看作师傅与学徒的关系 ,也不完全是同事之间的关系、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在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中有何原则和技巧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近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从切身体会出发,给出了6条建议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刚刚进入学科内部问题时 ,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或者对课题共同组的了解,许多方面都来自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给你带来惊人的收获 。保持与导师的联系当你开始做实验 、做研究时,你会希望你的导师能随时随地帮助你,但是 ,现实情况往往是导师很忙,而且忙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于是,你就开始担心了。这是很多研究生 ,尤其是博士生都有的一个心理过程。有的时候,论文做得不是很顺利,可能不是由于你的研究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 ,而是因为你把自己与导师隔离开了 。对此,你一定要与导师保持联系,让你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导师的脑子里、嘴上、联系记录本上。这样 ,你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的同行交流时 ,也乐于推荐你。这对于你今后的求职 、科研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让导师经常得到你的消息即使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也不用怕跟导师说。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因为让导师知道你的进程 ,对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如果你没有进展,导师会帮你想办法,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有一点进展 ,他会帮助你总结经验,再上台阶 。总之,我建议 ,研究生最好一周与导师联系一次,告诉导师自己科研工作的进展信息,并使之成为有规律的任务。摸清导师的性格研究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 ,甚至是思维方式,要用导师的语言跟他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具备与导师保持联系的能力。对于一些导师 ,如果你不把话说好,很可能要产生误解 。对导师说的话,一定要像玻璃一样透明,让导师不会对你说的话产生误解。赢得导师的尊重懒惰和不自信会失去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如果你偷懒 ,你的导师肯定不相信你;在与导师交流时,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让导师对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很多博士生在跟导师谈话时 ,常常处于一种没有信心的状态下,对于有的导师,你谈话时没有信心 ,就会让他也都没有信心了。这是一个怪圈。博士生如果对导师说:我能行。这3个字就可以打破这个怪圈 。我以前带一名博士生,他每次都说老师您放心。说到的,他也做到了 ,我也就对他比较尊重。更为实质性的,是你的行动 。一是你得到了科学研究很好的结果,二是你通过独立研究充分表现了你工作的努力 ,这两种做法容易引起导师的尊重。对大多数的博士生而言,毕业以后可能做的是别的研究、别的工作,只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才有助于你走向成功。敢于向导师提问题 ,适当展现个性我们很多硕士生 、博士生,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导师的面前像小绵羊似的 ,不敢提什么问题,不习惯向处于权威地位的导师提出要求 。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得到了导师的尊重 ,实际上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导师谈判了,因为导师尊重你、欢迎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注意 ,这是最好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再过几年你将毕业,答辩的时候 ,一个
关于“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向阳小娘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第一次见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