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

网上有关“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流向蛋白质 ,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是中心法则的遗传学意义。

早在1909年,伽罗德(A·E·Garrod)在《先天性代谢差错》一书中 ,就描述了黑尿病基因与尿黑酸氧化酶的关系 。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而开创生化遗传学研究的比德尔 ,1941年与塔特姆一起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认为基因是通过酶来起作用的。

基因(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如果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问题倒也简单 ,由基因直接指导酶的合成就是了 。可事实却并不如此 。

早在40年代,汉墨林和布拉舍就分别发现伞藻和海胆卵细胞在除去细胞核之后,仍然能进行一段时间的蛋白质合成。这说明细胞质能进行蛋白质合成。1955年李托菲尔德(Littlefield)和1959年麦克奎化(K·McQuillen)分别用小鼠和大肠杆菌为材料证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这样 ,细胞核内的DNA就必须通过一个"信使"(message)将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去。

1955年,布拉舍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为材料进行实验,他用核糖核酸酶分解细胞中的核糖核酸 ,蛋白质的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入从酵母中抽提的RNA,蛋白质的合成就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同年,戈尔德斯坦和普劳特观察到用放射性标记的RNA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因此 ,人们猜测RNA是DNA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信使。1961年,雅可布和莫诺正式提出"信使核糖核酸"的术语和概念 。1964年马贝克斯从兔的网织红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较大而寿命很短的RNA,被认为是mRNA。

早在1947年 ,法国科学家布瓦旺和旺德雷利就在当年的《实验》杂志上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 ,讨论DNA、RNA与蛋白质之间可能的信息传递关系。一位不知名的编辑把这篇论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为DNA制造了RNA,再由RNA制造蛋白质 。10年以后,1957年9月 ,克里克提交给实验生物学会一篇题为"论蛋白质合成"的论文,发表在该学会的论文集第12卷第138页。这篇论文被评价为"遗传学领域最有启发性 、思想最解放的论著之一。"在这篇论文中,克里克正式提出遗传信息流的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后来被学者们称为"中心法则" 。

生物遗传中心法则最早是由Crick于1958年提出的,用以表示生命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或传递规律 。由于当时对转录、翻译、遗传密码 、肽链折叠等都还了解不多,在那个时候中心法则带有一定的假设性质。随着生物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中心法则也逐步得到完善和证实。

克里克的中心法则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中心法则讲的是DNA RNA 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DNA复制---->DNA-->RNA--->蛋白质,这是最初的中心法则,不过现在有RNA--->DNA了 意义:①高度概括遗传物质的作用原理 ②提出分子遗传学研究课题

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中心法则”——一个基因(一小段DNA)上的每3个碱基代表1个氨基酸;DNA把信息传递给RNA,然后RNA按照碱基的排列顺序把一个个氨基酸连接起来 ,从而制造出蛋白质 。DNA正是通过制造特定蛋白质的方法控制着生命的运作。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 ,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酶,它能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 。在基因工程中是获得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只有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这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称为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在这种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单链的RNA分子在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作用下 ,可以反转录成单链的DNA,然后再以单链的DNA为模板生成双链DNA。双链DNA可以成为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并同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一起传递给子细胞。在反转录酶催化下 ,RNA分子产生与其序列互补的DNA分子,这种DNA分子称为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简写为cDNA ,这个过程即为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 由此可见,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 。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流向蛋白质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蛋白质的信息逆向地流向核酸。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 ,就是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的遗传学意义。 任何一种假设都要经受科学事实的检验 。反转录酶的发现,使中心法则对关于遗传信息从DNA单向流入RNA做了修改,遗传信息是可以在DNA与RNA之间相互流动的。那么 ,对于DNA和RNA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信息流向是否只有核酸向蛋白质分子的单向流动,还是蛋白质分子的信息也可以流向核酸,中心法则仍然肯定前者。可是 ,病原体朊粒(Prion)的行为曾对中心法则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 朊粒是一种蛋白质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它最初被认识到是羊的瘙痒病的病原体。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在200多年前就已发现。1935年法国研究人员通过接种发现这种病可在羊群中传染 ,意味着这种病原体是能在宿主动物体内自行复制的感染因子 。朊粒同时又是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如库鲁病(Kuru)和克—杰氏综合征(Creutzfeldt-Jacobdisease,CJD)的病原体,也可引起疯牛病即牛脑的海绵状病变(bovin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以后的研究证明,这种朊粒不是病毒,而是不含核酸的蛋白质颗粒。一个不含DNA或RNA的蛋白质分子能在受感染的宿主细胞内产生与自身相同的分子 ,且实现相同的生物学功能 ,即引起相同的疾病,这意味着这种蛋白质分子也是负载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遗传学的基础。 实验证明,朊粒确实是不含DNA和RNA的蛋白质颗粒 ,但它不是传递遗传信息的载体,也不能自我复制,而仍是由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种正常蛋白质的异构体。 哺乳动物细胞里的基因编码产生一种糖蛋白PrP 。人的PrP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短臂 ,PrP由2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氨基端有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 肽 。在正常脑组织中的PrP称为PrPc,相对分子质量为33 000~35 000 ,对蛋白酶敏感。在病变脑组织中的PrP称为PrPsc,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00~30 000,是PrPc中的一段 ,蛋白酶对其不起作用。现在知道,PrPc和PrPsc是PrP的两种异构体,氨基酸组分和线性排列次序相同 ,但是三维构象不同 。PrPc的结构中。螺旋占42% ,β片层占30%;PrPsc则是。螺旋占30%,β片层占43% 。PrPc的4条。螺旋可以排列成一个致密的球状结构,这个结构的随机涨落(stochastic fluctua—tion)会长成部分折叠的单体PrP* ,这是一种中间体,即PrP*可以生成PrPc,也可以生成PrPsc。一般情况下 ,PrP*的含量极少,所以生成的PrPsc极少 。可是外源的PrPsc可以促使PrP*变成PrPsc。PrPsc的不溶性使生成PrPsc过程成为不可逆转。PrPsc在神经细胞里大量沉积,引起神经细胞的病变 ,破坏了神经细胞功能 。因此,PrPsc感染正常细胞后,可以促使细胞内生成更多的PrPsc ,PrPsc逐渐积累,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才会引发疾病,这也就是这种神经退化性疾病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的原因。所以说 ,PrPsc进入宿主细胞并不是自我复制 ,而是将细胞内基因编码产生的PrPc变成PrPsc。由此可见,中心法则是正确的,至少在目前还是无需修正的 。

关于“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平槐的头像
    平槐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平槐”

  • 平槐
    平槐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遗传信...

  • 平槐
    用户100306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中心法则的意义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