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九峰三泖的九峰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九峰三泖的九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佘山位于松江县城西北约10.5公里,在佘山镇境内 。相传因佘姓者养道于此而得名。佘山多竹 ,所产竹笋兰花香味。清康熙帝曾南巡至此,品尝了佘山产的竹笋后,极为赞赏,即赐名为“兰笋山” 。
佘山分东西两峰 ,绵亘数里,松青公路穿行两峰间,自古以来多茂林秀竹 ,风景秀丽,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佘山高97.2米,方圆0.6平方公里 ,山地面积900亩; 东佘山高72.4米。古时,佘山景致很多,曾有“白云晴麓”、 “香溪石径 ” 、“庵黛田园”、“洗心灵泉”、“标霞峻阁” “昭庆幽居 ”等10景。佘山上名人别业也特别多 ,如明施绍宰 的别业叫“西佘山居”,也叫“庵黛归园”;明董其昌的别业 称“遂高园 ”;明陈继儒的栖隐处称“东佘山居”,又名“神 清之室”:清姚椿读书楼 ,称“白石山庄 ”,都极负盛名 。在 东佘山麓,有著名的景点——眉公钓鱼矶,有奇石峙河边 ,其上林壑尤美,陈继儒的白石山房即在此。相传陈继儒(眉公) 常带坐石上钓鱼,故得名。
东 、西佘山都有人工修筑的山路盘旋至山顶 。从西佘山东坡上山 ,半山腰可见秀道者塔,其形如杭州西湖边的宝淑塔。 顺着石路攀登,上边是佘山天文台 ,天文台始建于1899年,以后逐步扩建,现在规模仅次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是上海规模 最大的窥探宇宙奥秘的科学窗口。天文台西边是闻名中外的佘山天主教堂,那高耸的建筑,绿瓦红墙映衬着蓝天 ,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神秘莫测的感觉 。这座天主教堂创建于清同治三年 (1864年),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当时,法国人利用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特权,三次“购置”了佘山土地70余亩 ,造起了这座天主教堂。20世纪30年代又进行翻修扩建,一直保存至今 。多数游人和宗教徒们是从南山坡上山的,那里有一条用条石砌成的山路 ,宽阔的石级,从山脚一直铺到山顶,半山腰 有一座天主教中堂 ,另有圣母(玛利亚)、圣父(耶稣)等塑 像。中堂上去,有一条之字形石路,每转折路口有一座石龛 , 里面供着耶稣遭害时的一组组画像,每当朝圣之日,来此朝拜的教徒很多。
登上佘山顶 ,放眼远眺,可见西南方向的辰山、天马山 、 横山、小昆山等一字排开,山峰四周,大地如茵 ,河渠似带, 村庄簇簇,湖塘片片 。向南望去 ,松江城中宋代方塔和城市建筑历历在目;再向南望去,氤氲迷蒙中一川如带,那就是黄浦江。 天马山位于天马乡境内 ,在县城西北约11公里,山形状 如行空天马,首昂脊弓 ,故名。原名干山,相传春秋时吴国干 将铸剑于此而得名。旧时,多琳宫梵宇 ,每逢阳春三月,松郡 乡民,诣山礼于中峰东岳祠,香火特盛 ,故俗称“烧香山” 。
天马山海拔98.2米,周长2.5公里,山地面积约667亩。山 势陡峻 ,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长约800米,南北山体宽约1公 里 ,南坡陡,常出现峭壁;北坡缓而长,山形不对称。山顶上 原有很多琳宫梵宇 ,大小风景点10余处,较有名的有岳祠、来 鹤轩 、变石鱼、二陆(陆机、陆云)草堂 、看剑亭、八仙坡、 半珠庵 、留云壁等,现如今均已毁 ,仅存护珠塔 。自古游人较 多,古人为天马山题诗道:“八峰葱茜石林幽,给事题诗记胜 游;昨夜僧归钟鼓静,一声鹤鸣海天秋。 ”另据史籍记载 ,元代著名的三高士墓在天马山东麓,墓前有明代宋谦所作的墓志 铭石碑。三高士是指山阴的杨维桢、钱塘的钱维善、华亭的陆 居仁 。他们是元代文坛享有较高地位的文学家,学问高深 ,文 章冠世。他们不为官场名利所诱,“生前长为元代民,死后同 结干山磷。”可惜的是 ,如今山上一片荒丘,杂草丛生,墓地 难以寻找 。
山上有名泉多处 ,在朝真道院 、餐霞馆后,有濯月泉,又 称“天下第四泉”;在半珠庵左 ,有濂泉和濂池,山岩壁立, 水脉无穷,味淡且甘 ,可供茗饮;在天马山中峰,元代宣抚使 周显祠的下面,有一泉水 ,名:“上清泉 ”。
山上著名寺庙曾有五代建的园智教寺;元代大德年间建造的朝真道院和东岳行宫;明代成化年建的上峰寺、中峰寺等。
山上名人宅园曾有元代陶宗仪的种菊处,名菊庄;隐士周纪所筑的万松园;明代王俞所筑的太虚楼;明代吕廷振别业南 园;何忠忻所葺的小孤山园等 。
天马山西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马镇,小镇依山傍水 ,清静幽雅。 凤凰山位于佘山镇境内,在县城北约11.5公里,东枕通 波 ,西连玉屏(薛山),山形修峻,略呈十字形 ,宛若延颈舒 翼、凌空翱翔之凤凰,故名。山高海拔51.1米,山地面积约40亩。山东部有悬崖一处,名青壁 ,高数十米,直如刀削 。旧 时上有虬松古藤,苍森可爱。解放后 ,封山育林,林木蓊郁, 景色清幽。清朝嘉庆《松江府志》载有山泉二处:一曰凤凰 , 一曰陆宝 。陶宗仪诗:“丹泉陆宝秘精灵”,即指此。山上原 有南村居、三星阁 、平仪堂、且止园、梅花楼 、芙蓉庄、山川轩、锦溪桥 、摩霄崖、东海亭、竹堂 、庆阳院、凤凰山庄等景 观。
1962年,凤凰山南麓出土的春秋青铜尊 ,为上海地区出土文物中罕见之物 。1978年,凤凰山南坡曾发掘大型宋墓,出土了一批遗物。 横山位于昆冈乡境内 ,在县城西北约10公里。山形东西 横卧,故名,又称扁担山 。据宋《云间志》记,为纪念著名文 学家陆云 ,于唐天宝六年易名横云山。山高海拔68米,东西长 约1.2公里,山地面积约800亩。山上原有白龙洞、联云嶂 、丽 秋壁、碧岩、三冷涧、只怡堂 、来谷潭、忠孝祠、黄公庐 、得 月塔、小赤壁、横云山庄 、宿云坞、陆机墓等景观 。山景严壑 迥邃 ,透轩攒蔚,当地人皆乘秋兴萃至,习为重九登高。
宋黄庭坚过横云山渡长谷诗记:“云横疑有路 ,天远欲无门,信矣江山美,怀哉谴逐魂。长波空泳泛 ,佳句洗哆昏,谁奈离愁得,村腰或可尊。” 厍公山位于佘山镇境内 ,县城北约11.5公里处,因其山形如书轴,又位于凤凰山之南,恰如凤嘴 ,古人将厍公山比作 一轴宝书,与凤凰山一起被喻为“丹凤衔书” 。清诸嗣郧《九 峰咏》载:“秦时元桑子(厍公)隐居于此,乃山名之源。 ” 厍公著有《元桑子》三卷。原九峰第二峰为陆宝山 ,与厍公山 隔溪相对,石少土美,人争取之 ,至明代时已夷为平地,后人 便以厍公山代陆宝山列为第二峰 。
山高约海拔10米,山地面积 20亩 ,为九峰中最小的山丘。厍公山山体矮小;无岩壑之幽, 但解放后,经封山育林 ,林木茂盛,亦觉玲珑可爱。山原有旗 杆石、洗鹤滩 、藏书楼、鼓琴矶、览德坡 、采药径、白雪庵、 放鹿亭、聚星崖 、陆宝村等景 。 位于佘山镇北部、青浦县交界处,离县城北约15 公里。原名竿山,因土宜种竹 ,又称竹山,又因其在干山(天马山)之北,俗称北竿山。
山高海拔40.4米 ,山地面积约 200亩 。山原有玉窦泉、雨 华洞 、试剑石等景。解放后,种植大量针松、阔叶树及竹子, 均蓊郁成林。因环境安静 ,有众多白鹭栖息林间,成为北竿山重要景观 。 位于天马乡境内,天马山之东 ,县城西北约11 公里处,东隔沈泾塘与卢山对峙。相传,唐代有钟姓和贾姓人 士隐居于此 ,故名。因此山介于九峰中间,又名中介山。
山高海拔39.2米,山地面积约 100亩 。山之阳旧有玉清观 和寿安寺,甚著名。寿安寺内有栖云楼、半云亭 、心远堂等较 著名的胜迹。山多杂木 ,望之蔚然 。解放后,民间在山东南取 土,形成一数丈深潭。 位于佘山镇境内 ,官塘之东,县城西北面约10公里 处。旧志记,以卢姓居此而得名 ,后讹称罗山 。 卢山原为一小丘,面积0.23平方公里,从解放前开始炸山 采石 ,现整个山丘已荡然无存,变成一个直径200米、深60米的大坑。 山下原有水一泓,清澈如泉。在卢山之阳有明陆孝廉之别业 ,称陆君策畸墅 。
关于“九峰三泖的九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婉若清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九峰三泖的九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九峰三泖的九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佘山位于松江县城西北...
文章不错《九峰三泖的九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