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 、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上游很清澈。中游的忧患在于水土流失。它因为流经黄土高原,遂便黄河成为一条泥河 。下游的忧患在于水患。因为黄河在中游携带了大量泥沙 ,流到下游时这些泥沙沉积下来,便形成了现在的黄河中下游平原。
阅读材料,请分析黄河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黄河的忧患在上 、中、下游表现各异;上游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因形成“地上河”,两岸河堤有决口的危险。
针对上、中游环境被破坏 、生态脆弱的现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在上游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中游地区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植树种草 ,如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下游地区除了加固大堤 ,还应注重清淤,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淤、减淤作用 。
注意:黄河已经是一条被人类深刻影响和干扰的河流,未来应如何治理 ,才能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这条古老而又伟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于人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也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未来黄河治理的核心难题有三个: 一是黄河的巨量泥沙如何处理和利用,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它不仅关系到黄河的防洪安全 ,也关系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依据黄河水资源的变化,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河流生命对水资源的需求 。 三是如何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 ,有效保护,增水减沙。
黄河的现状
析: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特征的影响.
解答:解:(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特征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长江流域湖泊面积 、森林覆盖率逐渐缩小,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加,这些问题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 、易发生洪涝灾害等.
(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 ,针对该河段的忧患,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故答案为:
(1)青藏;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特征的影响;
(2)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 、易发生洪涝灾害;
(3)中;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江、黄河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长江、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 ,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 ,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水土流失
几千年来,许多地区由于滥垦 、滥牧、滥伐等恶性开发 ,引起森林、草原和耕地的严重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6%,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竟达到90%。黄河在上中游地区,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其根源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与水灾一样 ,黄河流域的旱灾,也存在着灾情重、频率高的特点。
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2010年缺水40亿立方米 ,2030年缺水110亿立方米,2050年缺水16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奇缺,使大多数河流每年大部分时间内干枯 ,甚至出现黄河断流现象。
水污染
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符合标准的二 、三类水质河长仅占38.7%,四类水质河长占20.1% ,五类和劣于五类水质河长占41.2%。随着黄河流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将持续增加,据预测 ,201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将会超过65亿吨,同时,面污染也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黄河干支流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水质有可能全部劣于五类水质标准。
近几十年来 ,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 ”形势加剧 ,防洪水位逐年抬高。1950~1998年,高村、孙口 、艾山、泺口、利津5个水文站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时水位分别抬高了3.94米 、4.18米、3.72米、3.90米 、2.70米 。尤其是1987年以来,黄河来水量较小 ,主河槽淤积进一步加剧,1987~1997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每年淤高0.12~0.16米,平槽流量由6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降为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即便是中常洪水也可能发生滚河、斜河和顺堤行洪,威胁堤防安全。
1、黄河水资源现状
据统计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580亿m3,仅相当于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却承担着向全国15%的耕地 、12%的人口、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向流域外远距离调水。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 ,两岸年用水量由50年代的122亿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m3左右 。其中农业用水是大头,约占92%,工业生活用水约占8%。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 ,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而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的断流时间均超过100天,1998年则长达144天。根据预测: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 ,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2050年缺水160亿m3左右 ,枯水年份还要增多 。由此可见,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黄河流域水危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断流形势 ,国家计委 、水利部颁布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和《黄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于1999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水调局,从1999年3月17日开始 ,对黄河供水实行统一管理和有计划的调配,自此以后,黄河下游未出现断流现象。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
自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 ,黄河下游断流现象虽然未再出现,但由于黄河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加之流域统一管理十分薄弱 ,黄河断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具体表现主要是:
2.1、在管理体制上,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限尚未明确 ,缺乏广泛的水行政管理权
根据流域机构“三定”方案,流域机构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而不是一级行政单位 ,它只能根据水利部的授权在本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权 。既然是授权,就不可能有完全的“权”,它因授权而具有的管理职能就肯定不会跟法律确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行政管理职能一样,它的职能范围要比后者窄很多 ,因而就不可能对本流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较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在每年用水高峰的4~6月份,为了争抢黄河水,即使是黄河系统管理的引黄涵闸 ,也不时受到地方行政干预而难以按计划调度运行,使原本并不复杂的引水变得复杂而无奈,给黄河水资源管理工作平添了许多被动和难度。
2.2 、在用水机制上 ,不鼓励节水的机制,使得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现有的用水机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节水无奖、浪费不罚、用多用少一个样。这样的用水机制让人感觉到用水多少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大,同时黄河水资源费尚未征收 、水价又偏低 ,加上节水“投入成本较大”,使用水单位感觉到节水收益甚少,甚至不但不收益还要“赔本 ” ,在现实中,搞节水与多用水的费用比起来,在很多情况下,多用水比搞节水措施费用要低很多 ,在市场经济下,谁愿意去多化那份钱 。所以,人们都明白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已严重影响了沿黄两岸人民群众的生活、工农业的生产及发展,可是在节水上,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 ,农业灌溉中仍是大水漫灌;各类引黄灌区工程不配套,渠道及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衬砌状况差 ,也任由它跑 、冒、滴、漏;工业用水中单位耗水量偏高,也不去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说黄河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与我国现行的用水机制有很大关系 。
2.3 、在水资源管理方式上,仍是简单粗放、低水平的管理。
其主要表现有三:第一 ,黄河部门对黄河水资源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控制和协调用水户的取水,以至在取水过程中存在着用水户的计量设施施测误差很大,有些用水户在取用黄河水时甚至根本没有安装计量设施 ,用水户们瞒报、虚报或不报实际取水量的现象时常发生;第二,基层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引水过程中不去实测引水流量 ,有的只是目测或者干脆坐在办公室里“估计”,另外还有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对计量设施的计量方法、技术原理和操作规程等知识掌握的很少;第三 、黄河部门只管放水,而很少真正掌握引水的用途、水的利用效率、水量的超指标引水以及用水户的节水措施等。这样的管理方式难以对黄河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及保护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也难以使用水户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真正信任和服从黄河水资源管理部门,从而使黄河部门的职责和权威无法真正到位 。
2.4、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体系上,黄河系统内仍存在着“多龙管水 ”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专家们早就呼吁,应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的权属管理。这一理论当然是针对水资源的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而言的,但是 ,我认为它也应该包括水资源的“归口”管理,而在我们黄河系统内,“管”水的口还真不少,比如黄河取水许可、水量调度 、水质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就拿山东局各局属单位来说吧 ,水政(水资源)科、防办(有的局是工管科、有的局是涵闸科)都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水政(水资源)科一般负责年度取水计划 、取水许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情况统计、水费征收,每月要填报逐日取水量用报表 ,年终对全年取水进行汇总 、总结;防办(有的局是工管科、有的局是涵闸科)一般负责水量调度、水量分配、涵闸维修管理等,每月有涵闸(虹吸)逐日放水量月报表,年底还有涵闸资料整编 。虽然各口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难免有所重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 ,不利于减员增效,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推诿,甚至扯皮 ,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
2.5 、在黄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保障上,立法滞后,配套法规不健全
由于黄河实行流域管理 ,黄河水利委员会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在制订有关法规、政策时,既无政府可靠 ,又无人大可依,所以在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征收黄河水资源费的法律依据问题,新水法规定:“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新水法已颁布实施近二年了,也未见关于黄河水资源费征收的有关规定。
关于“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 、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和梦幻”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
文章不错《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