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员工薪酬和福利
一 、薪酬
1、原则:以贡献、能力 、态度和责任为分配依据,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薪酬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奖金。
(1)基本工资按照本地社保部门规定的月工资标准确定为1040元 。
(2)岗位工资根据工作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确定 ,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级别(详见岗位工资一览表)。
(3)工龄工资按员工实际入职时间确定,每满一年工龄工资月增加50元。
(4)绩效工资根据公司对员工考评结果确定。
3 、薪酬制度
(1)结构工资制 。适用于中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
(2)提成工资制 。适用于从事市场开发的工作人员。
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工资+年终奖金。
(3)固定工资制 。工作量容易衡量的后勤服务人员。
(4)计时工资制。适用于一线工作人员 。
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时工资。
(5)试用人员工资:试用期内一般定为招聘岗位工资等级内第一档工资的80%发放,能力强、资历高等特殊人才可转正后补发到正式工资级别。
(6)加班工资(必须有加班领导安排或批准的证明):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26天÷7小时×实际加班工时=加班工资,
4 、公司每月10日支付上月薪酬 ,若遇节假日顺延发放 。员工以个人银行账户形式领取工资。
二、调整机制
1、公司薪酬管理是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况,根据本地薪资水平与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实行市场化动态薪酬管理。人事部门根据公司效益及社会同行业工资变化情况,提出薪资水平合理化调整建议后报总经理审批。
2 、员工工资级别调整的依据:
(1)公司范围的工资调整 。根据经营业绩情况、社会综合物价水平的较大幅度变动相应调整全公司范围的员工工资水平。
(2)奖励性薪金晋级。其对象为在本职岗位工作中表现突出 ,在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成绩突出者 。
(3)职级变更。员工职级发生变动,相应调整其在该职级内的基本工资。
(4)员工在年终考核中 ,工作绩效低下者,将被下调岗位薪金 。
三、福利
1 、法定假日:全体员工每年均享有以下11天带薪(视为上班)节假日:元旦1天 ;清明节1天;端午节1天;劳动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春节3天(备注:具体休息日期要按照工作需要与国家规定日期错开,并轮流休息 ,不得集体休假)。
2、婚假: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的正式员工结婚时,可凭结婚证书申请3天的有薪假期。
3、慰唁假:公司员工直系亲属(指配偶 、子女、父母及配偶的父母)不幸去世的,可申请3天有薪慰唁假 。
4、带薪年休假 ,按国家规定条例办理。要提前一个月申请批准方能休假。
5、保险:公司为正式员工办理养老 、工伤、失业、 医疗 、生育等社会保险 。
6、话费补贴:开发、采购经理每月150元,其他部门经理每月100元。
7 、贺仪与奠仪
(1)正式员工结婚,公司将致新婚贺仪300元。(2)正式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公司将致奠仪200元及花圈一个。
8、健康检查:公司每年为工龄满一年的员工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
9、员工生日 ,公司将为其订做生日蛋糕一个以示祝福。
10 、工龄满两年的员工可享受公司每年至少一次的公费旅游。
11、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才能享受以上福利待遇 。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间有什么区别?
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别在于责任主体,目标,资料来源的不同 ,具体不同如下:
1、责任主体不同: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或是政府和国家,社会福利则是全体公民。
2、目标不同: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社会福利则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3 、资金来来源不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是单向性的,不同于社会保险资金多向性 。
扩展资料
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 、失业、生育、死亡 、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
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 。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 ,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百度百科-社会保障制度
百度百科-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间有3点不同:
一、四者的实质不同:
1 、社会福利的实质:泛指解决有关福利问题的各种社会方法和政策 。
2、社会保障的实质:对生活困难的人们给予的物质帮助。
3、社会保险的实质: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 、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4、社会救助的实质: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社会保险的保障目标。
二、四者的特点不同:
1 、社会福利的特点:
(1)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 。
(2)社会福利的普遍性 , 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
(3)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
(4)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
2、社会保障的特点:
(1)社会保障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社会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劳动力再生产遇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以基本生活、生命的必要保障 ,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避免贫富悬殊,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协调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
3 、社会保险的特点: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 ,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 。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4、社会救助的特点:
(1)社会救助法以实现社会公平为基础:社会救助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实现社会公平为价值基础。社会救助基于国家财政向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生活需要,既不是强调国家公权对公民权利的干预 ,也不是规范公民 、意思自治。
(2)社会救助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现代社会,获得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在其中负有严格的责任 。有关社会救助的权力的实施和权利的实现及其救济不仅是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 ,而且是严格的程序和过程。
三、四者的意义不同:
1、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福利还与社会政治相关联,既被看作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状态,又被看作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所以 ,“福利不单单表现为心情等主观因素,而是作为一个人主动追求人间幸福生活权利的基础、机会和条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种必要的努力 。
2 、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 ,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维护社会安全的“稳定器”。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 ,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社会保险的意义: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来发挥作用,从而对经济起正面的作用;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保成为企业招揽人才的基本条件 。
4、社会救助的意义: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
百度百科-社会福利(社会学名词)
百度百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理论)
百度百科-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社会救助
关于“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映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
文章不错《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的制度是怎么样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