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一、外观对决
外观的变化是锋范给人感观震撼的开始。放眼看去,锋范的车身线条很硬朗 ,尤其在车头部分,几条折线非常清晰,特别是格栅!它全新的造型很有气势!绝对的见棱见角 ,凹凸有致!和简单有型的头灯相组合你会看到一种明显美感,感受到一股新生力量带来的攻击性!这也是本田家族新一代的前脸风格。锋范的尾部设计相当成功!多边形并且立体感极强的尾灯不仅提亮了整体的年轻化气息,同时它的边缘也准确的勾勒出后备箱盖的轮廓 。
和思迪由三厢飞度衍生而来不同的是 ,锋范的外形是全新设计的,没有半点上代思迪的影子,跟同门师弟新飞度也没有一丝相像。说到底,本田对新CITY的设计理念已经转变 ,不是在原两厢车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三厢版,而是大刀阔斧的以新面目出现在人们眼前。所以说锋范的外形观感确实比思迪提升了不少,甚至如果将它摆在思域旁边 ,说是新一代的思域也会有人相信 。
开始出现在国人面前时,颐达的外型曾引起不少争议,有的人说很顺眼 、有的人说很难看。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 ,颐达的钣金工艺真的很高,各种缝隙十分均匀,并且油漆光泽饱满。
其实颐达是建立在日产和雷诺联手开发的平台上 ,因此它的造型设计也带有一点法国雷诺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呈方角型的C柱造型 。颐达的车身风格以直线为主,但并不是那种沉闷、老成的平面方角 ,而是拥有鲜明的立体感,整部车的线条设计很有潮流感,又兼具温馨的个性。如果要用一个确切的形容词,应该可以说是第二眼美女来形容了。
锋范特意营造的大气让很多人一时忘记这只是一款小车型。而面对颐达的柔和立体 ,锋范显得更有霸气,更有棱有角的彰显个性,从而特别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而颐达则不然 ,其似乎更能引起30岁以上成熟消费群体的青睐。低调柔和而不失去美观。因此我们无法真正在外观上给两车作一个高下判断 。只能说新欢对旧爱,各有所好了。
二、内饰较量
简洁和高级化是锋范车厢设计的一个主题。柔和的线条 、平滑的表面,没有了飞度那种充满锋芒的感觉 。多层中控台设计似乎成为了今年本田主打的格调 ,对比同级车型普通中控分隔,锋范的时尚性不言而喻。更聪明的是,广州本田没有采用过于前卫的设计手法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锋范的车内更多体现的是在稳重与大众化中突出一些独特,一些能够让更多人接受的时尚元素。对于那些有家庭的中年消费群体而言,过于时尚的风格反而让其望而止步 。倒不如采用一些夺目但又常规的手法比较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锋范的表盘的样式既简单又有特点 ,橙红色的刻度带点水晶效果,点亮后视觉气氛更佳。其面板上没有1-6数字快捷键,因此预存电台频段的操作方法有点复杂 。这一点似乎不够方便和符合国人用车习惯。但这样一来,平常的CD机头也多了几分时尚感受。
日产比较追求一种像家一样舒服的车厢氛围 ,完全不靠花哨的中控布局以及设计风格展示高科技,而是尽可能用规则形状、哑色物料来达到令人身心放松的感觉。颐达不但延续了这种设计思想,而且加上高车身和大侧窗营造的开扬空间 ,让人更加有置身高级居室中的感觉 。这种家居化风格,无论对保守人士还是年轻潮流一辈都同样吸引。颐达的内饰工艺让人无法挑出太多毛病,绝对不输给中级车。虽然用料方面一般 ,但是精致的做工大大的弥补了用料的平庸 。
颐达的三炮筒式仪表比锋范更有立体感受。仪表显示分区明确,观看清晰。唯一不足的是,作为紧凑车型 ,颐达却和锋范一眼用上了电子告警水温提示 。对比常规水温表,颐达缺乏了水温数据提前预警功能。这一点多少让人感觉遗憾。颐达的CD设置操作明显比锋范容易上手 。当然颐达也有不少地方不及锋范。比如灯光以及雨刷控制杆,颐达就不如锋范更合手。粗短的设计 ,多少让人需要时间进行适应 。
三、动力PK
10万价格领域内,锋范1.5搭载了和新飞度相同的1.5Li-VTEC发动机(120马力),参数上,最大功率86千瓦/6600rpm;最大扭矩145牛·米/4800rpm ,相比老思迪的同排量发动机来说提高了7千瓦和2牛·米,再配合非常好使的5速手动变速器后,锋范有足够的操控乐趣。
1.5发动机的中高转性能都非常出色。由于3挡及以上挡位的齿比不算大 ,持续踩着油门加速,转速上升不会很快,这时你能清晰地听到发动机声浪逐渐升高的整个过程。
颐达的1.6升发动机 ,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如全铝合金材料 、降低部件摩擦的真圆加工技术(该技术以前只在赛车上才会用到,这也是世界上首台采用此技术的量产车发动机)等 。CVTC可变气门技术则提升了力量输出的平滑程度 ,80千瓦的功率和153牛.米的扭矩数字都是国产1.6L发动机中的佼佼者。颐达的手动挡手感不输给锋范,调教比较到位。只是自动档的话,就要比锋范略逊一筹 。
两相对比 ,虽然锋范的发动机排量只有1.5L。但和市场上主流的1.6L发动机相比,已经有了足够的功率和扭矩抗衡指标。只不过面对颐达,锋范还是略有不及 。尽管功率占有优势,不过6600的转速让最大功率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为可望而不可及。对比之下 ,还是颐达153牛米的扭矩指标动力更大,而且提前400转实现峰值输出。
四、底盘高低
和老款思迪相比,锋范表现十分扎实 ,无论是车厢做工还是底盘,都表现出同级的高水准,行车中遇到颠簸也没有任何杂音出现 。偏硬的悬挂设定 ,使得车身行进中很平稳,由于刚性够强,遇到突如其来的路面凹凸也表现得比较厚实。锋范源自于新飞度的底盘仍然没有四轮独立悬挂这样高的结构 ,但就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锋范并不落后 。扎实的调教显现出广州本田深厚的功底。严格锋范上底盘的感觉更完善,不但有厚实感,而且隔音也比新飞度更彻底 ,即使路面有起伏变化,底盘声响的变化还是细微的。
颐达的悬挂结构比较基础,后悬挂为日系同级车普遍采用的H型扭矩梁形式,但加入了拉伸阻尼弹簧等一些新措施来提升行车稳定性表现。最明显的成效是骐达车身虽高 ,但抗侧倾表现不错,过弯时车身并没有大幅度的摇晃感 。不过底盘的质感明显不够高级,行经不良路面时 ,悬挂动作比较零碎、声音比较单薄,无法掩盖其构造不够精密的先天弱点。
锋范和骐达都采用了电动助力形式,操控轻巧而且指向性都不错。两车都是后轮非独立悬挂 ,调教方面都不错 。只是底盘的先天性似乎都不足够。这一点上,锋范和骐达基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五 、空间之争
锋范车型在外形尺寸上全面提升,车身长度和车身宽度分别比老款思迪车型长出10mm和5mm 。在轴距方面 ,锋范的轴距长度达到了2550mm,比老款车型长出10厘米,说明这款新车的内部空间要优于老款车型。对于小车来说。最难以照顾的自然是后排乘客 。锋范的表现又会如何?
我们再来看看后座的舒适度 ,一般情况下,后排座椅的倾斜角度还可以,坐上去你完全不必担心角度平直所带来的舒适度下降问题,同时锋范还会有个方法让你更好的得到满足——那就是后座的俯仰调节。尽管新飞度也有如此的设计 ,但在同类三厢车型中。还很少有如此的贴心布置 。可见锋范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小型车的能够乘坐而已,而是在乘坐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舒适照顾,特别是对于后排更是如此。锋范的储物空间已经不少 ,中控台的杯座、可拿出的烟灰缸、门壁板设有杯座、手枕可以放置小物品等,这些都很方便。
而颐达拥有同级车中最长的车厢纵向尺寸,后排腿部空间是最大的得益者 ,其奢侈程度直逼B级车。与同级车大多硬直的后座椅不同,骐达的后座属宽大柔软型,明显很体贴乘客的感受 。配合较高的坐姿和充裕的头部空间 ,相信身高近2米的人也能舒服地置身其中。不过横向宽度再度成为它的硬伤,尽管地台中央的鼓包较小,但三人置身后排依然只能肩肩相挤。此外 ,可调节倾角的靠背也增加了长途乘车的舒适性,而且即使座椅退到最后,也不影响靠背的向后倾斜的调节 。
纵向空间对比来看,自然是颐达占有优势 ,毕竟紧凑车轴距要更大一些,何况颐达的发动机小型化比较出色。两车宽度一致,横向空间差别不大。而高度方面 ,又是颐达占有优势 。方方正正的车体虽然有损外观流线,却提供了极好的头部空间。不过锋范的行李箱容易却比颐达要大。
六 、配置加码
锋范车型没有优惠,入门价格是9.68万 ,颐达入门车型优惠后的价格大概是9.48万 。两车都享受新的购置税5折优惠政策。就基本配置来说,ABS+EBD,四轮碟刹 ,以及双安全气囊都一应俱全,差别是锋范采用了175轮胎,而颐达采用了185轮胎以及铝合金轮毂。而舒适配置方面 ,骐达明显占有优势,不仅多出了防夹手功能,更具有实用的电加热后视镜以及感应雨刷 。就性价比来说。毫无疑问是颐达占有绝对的优势。
都是里外做工精致的车型,都是省油的代步工具。锋范主要胜在外观和内饰比较新颖 。而骐达在空间以及发动机动力方面更具有优势。结合价格和配置来看 ,颐达又一次在性价比体现了过人的优势。但对于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而言,这一点性价比差别也许丝毫不影响他们对锋范的热情 。
技术角度,从广州本田锋范和东风日产颐达技术参数对比表来看 ,锋范显然在发动机上占据了优势其1.5L排量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88千瓦,已经高于颐达1.6 L排量发动机的80千瓦,更何况其还有高达103千瓦的1.8L排量的发动机。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小瞧了颐达的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功率虽小,但其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转数均低于本田的锋范1.5L发动机,因此颐达的发动机调校更适合日常驾驶。本田虽然发动机属于高转数发动机 ,但是其发动机除了使用该级别普遍使用的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还拥有该级别独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功能 。再加上锋范还比颐达匹配了更为高端和省油的5速自动变速器和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带拨片换档功能),另外锋范1.5L车型使用的175/65R15的车胎比颐达185/65R15的车胎更窄(窄胎相对来说更省油些),所以如果论及锋范和颐达的油耗水准 ,两款轿车应该在伯仲之间。但在驾驶乐趣和技术先进上广州本田锋范还是占据了绝对有利地位。
日本人喜欢的大空间车,国人一看:比SUV差!
从实车来看,新一代封帆的前脸采用了分层格栅设计,上下格栅填充了熏黑的蜂窝网 ,引擎盖前部位置被一圈亮黑色装饰条包围,车标左侧刻有RS字样,由此推断这应该是RS版本 。此外 ,底部两侧还配有运动鲨鱼腮,与突出的前唇相匹配,效果看起来更加夸张。新丰帆的大灯非常明亮修长 ,内部光源的布置非常精致。它们与雅阁相似,规格较高,这似乎也反映了本田对这一代封帆的重视 。
锋范经典外饰新前置风扇的侧线变化也非常明显。凌厉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 ,让车看起来更凌厉、更修长。车窗B柱和后视镜黑化,进一步增强了运动感。在汽车的尾部,尾灯看起来比现在的要规则的多 。上部的黑色灯条使它们看起来更锐利。贯穿底部的线条与侧面的反光条相配合 ,形成U型设计,也让整个尾部看起来有些夸张。此外,屋顶上的黑小鸭尾巴也值得一提 。
锋范经典内饰整个内饰比现款简单多了,对称的风格看起来更舒服。中控屏最终出现在车内 ,少量的物理按键集中在屏幕右侧和旋钮下方的区域,相比现金大大提升了科技感。在材料方面,辛封帆也是比较上心的 。方向盘也采用真皮+红色缝线包裹 ,座椅加入钻石图案,让车内看起来更加高档。
锋范经典动力然而,封帆的面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据报道 ,新一代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440*1695*1495mm,轴距为2600 mm,与目前的车型相比 ,长度有一定程度的缩减,宽度有所增加 。其他数据一致,不会对车内空间造成很大影响。这些数据似乎也表明 ,空间仍然不是新趋势的主要焦点,它可能更强调体育和交通。动力部分,封帆将搭载1.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22马力 ,峰值扭矩173牛·米,匹配CVT变速箱 。不过国产之后,很有可能会采用目前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这也将拉开与凌派的差距。至于燃油经济性,相信新一代不会让人失望。
锋范示宽灯更换步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很贴切,环境因素促进了K-CAR在日本成为主流 ,它被称为轻自动车,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内的微型车。
K-CAR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能超越国人对大尺寸SUV的热爱 ,不过K-CAR却拥有一套很规范的要求:1.长宽高分别不超过3400mm、1480mm 、2000mm;2.座位不能超过4个;3.载重量不能超过350kg?;4.排量不超过0.66L 。
因此在日本所见到的K-CAR如出一辙。那为何它如此得人心?首先是“水土”导致,《速度与激情之东京漂移》中,十字路口漂移的片段迷惑了大家 ,事实上日本的道路多是《哆啦A梦》里面的那种。所以他们更需要驾驶方便的汽车 。
此外,在日本买车需要提供车位证明,但政府却推出了购买K-CAR免车位证明的政策,意思是“没事你买吧 ,在街上能找到车位算你赢”;其次,K-CAR的年审、保险等费用均比普通车要便宜,能节省不少费用。得益于以上各种原因 ,日本人喜欢K-CAR的理由十分充足。
别看K-CAR长得小,里面却是样样俱全 。教授以常坐K-CAR销冠位的本田N-BOX为例。它采用了K-CAR标志性的侧滑门,很好的解决停车太靠墙导致下车难的问题。而尾门完全伸展后的高度与车身高度持平 ,解决了大件物品的搬运问题 。
再是空间方面,N-BOX车厢内部的高度比本田锋范还要大,达到1290mm ,身高不超过一米三的小朋友均可站在车内~接着是本田空间的魔术表演:车内仅有四个座位,但通过各种方式的折叠搭配后,“车内大床房 ”、超大空间尾箱 、储物分层等多种组合任君选择 ,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伸缩踏板,能让自行车、小型摩托等方便上落。
那N-BOX和国内在售的本田“空间王”飞度比,表现如何?以第三代飞度为例:两者的车身长度相差了701mm,但飞度的轴距仅比N-BOX多处10mm ,可以说基本一致,但N-BOX的后排座椅更靠后轮,因此N-BOX腿部空间胜出;再比车内高度 ,N-BOX的前排和后排的乘坐高度分别是990mm和950mm,飞度是970mm和920mm,头部空间再得一分。
加上侧滑门和多种布局变化 ,N-BOX在空间利用上确实比飞度更好,而飞度的优势在于车身宽度,并且后排拥有3个座位 ,载人能力胜出;其次是在后排不放倒的情况下,飞度后备厢空间胜出 。
再来更致命的对比:N-BOX顶配车型拥有6个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 ,半坡辅助、自动刹车 、自动空调、方向盘和座椅加热、后视镜电动折叠 、换挡拨片等等,而国内售卖的飞度,即使是增配后的2020款顶配飞度,也仅有主副驾两气囊+前排侧气帘 ,而自动刹车、方向盘座椅加热等安全、舒适性配置都缺失。
但别忘了日本也有飞度在卖,所以N-BOX和飞度的消费群体绝对不一致,况且N-BOX是受限于制度而生的 ,有这样的空间表现,已经是非常了得。当然,这并不是在“诋毁”国内的飞度 ,毕竟造车成本和车型定位摆在眼前,那既然K-CAR的空间表现比飞度还优秀,驾驶更方便且使用成本不高的它 ,为何不被引进国内售卖?教授总结了几个原因(欢迎补充):
环境的差异
道路偏窄是K-CAR诞生的原因,而国内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除了极端的偏远地区 ,中国的“窄道路 ”所占比例绝对少于日本,所以国内消费者从来都没担心过这个问题。环境的差异是最主要因素 。
车型地位的差异
其次,以K-CAR的尺寸为准,对标国内的车型是像宝骏E100、smart?fortwo等微型级别 ,因此K-CAR在尺寸上已经得不到中国消费者的芳心,在国内越大的车越受欢迎,这不是假象 ,看那些大尺寸SUV每月上万的销量就知道。另外国人还会认为微型车开到路上不太“体面”,即使真的有空间需求而预算不多的情况下,选择一台10元级别的中国品牌SUV不好吗?心理地位的差别是第二要素。
价格的劣势
像本田N-BOX在日本的起售价折合人民币约8万元 ,和飞度在日本售卖的加价相差不多,但假如要将K-CAR引入国内销售,加上关税后售价分分钟超过10万元 ,先不和国内飞度的售价相比,就算是中国品牌的微型车都比它便宜一半 。所以K-CAR引进国内并不能和小型车构成分层次销售,价格成本很难降低。
市场竞争力不足
日本购买K-CAR的消费者大多是用于短途代步 ,如工作日上下班或是接送小朋友,而且日本的K-CAR车主很少会开上高速并外出远游;所谓的竞争力不足,是因为当今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更快,而中国消费者真要作为短途代步车 ,选择中国品牌纯电动的紧凑型车更加划算。再者,中国地大博物,远处旅游和过年回家乡都是常规操作 。
动力不足
K-CAR的排放被限制在0.66L以下 ,以这个排量作对比,即使是载货用的1.5L后驱五菱宏光都能随时“崩你”,而且国内很多马力低于100ps的车型 ,已经被消费者吐槽得完无体肤,所以0.66L还不如买一台红路灯没对手的纯电微型车?
一连串的“冲突 ”让K-CAR被阻挡在中国大门外,教授相信它被不引入确实有理有据 ,而厂家品牌更是明白这一点。但这并不说明K-CAR就是“鸡肋”,它在日本的销量可以作证,只不过与中国路况不相符罢了 ,各家有各家的规矩。
而教授感到遗憾的是,国内曾经的酷熊和北斗星等类似K-CAR的车型,它们都是好车,但时间给出的答案 ,却是不太符合“中国国情”,教授也只能说,还是“中国特供车”更适合我们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 、取下大灯后面的白色塑料螺栓,向上抬,同时向外拉出来。
2、取下大灯
3、注意大灯后部的线束 ,换示宽灯的话不用拆下来
4 、取下大灯后部橡胶后盖 。
5、红圈内就是示宽灯,用尖嘴钳拨出来
6、更换新宽灯,如果LED示宽灯装反了 ,不会亮的,而且会有灯光报警,重装一下就行。
7 、按拆开的顺序 ,安装回去,就可以了。
汽车灯的作用:
(1)大灯:大灯有远光、近光两种形式。在市区有路灯的道路上用近光,在无路灯道路或高速公路行驶时开远光 。会车时,应关闭远光灯换成近光灯。
(2)闪前照灯:作用为警示或打招呼。进出路口或转向时也应闪前照灯 ,告诉其他车辆“我来了 ” 。
(3)尾灯(刹车灯):刹车灯亮起即告诉后面的车辆,正在刹车,注意减速。当你发现前车尾灯亮起时 ,也要做好减速的准备。
(4)紧急信号灯(双闪):车辆发生故障需要临时停车等紧急情况下使用,在能见度较低的恶劣天气也应打开双闪 。紧急信号灯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要时常检查一下是否正常。
(5)夜行示宽灯(小灯):用在夜间显示车身宽度和长度。当你从后视镜看不清楚后边的时候 ,就该点亮小灯,特别是下雨天 。
关于“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婉仪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外观对决外...
文章不错《本田锋范和日产颐达》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