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藻类的种类很多,通常有些藻类对水产养殖来说是有益藻类 ,而有些藻类对水产养殖来说是有害藻类,但是有益藻类与有害藻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绿藻类里面的小球藻、栅列藻 、卵囊藻都是目前大量培养的藻类,而水绵、刚毛藻也是绿藻类的藻类 ,但它属于青苔类,对养殖来说是有害藻类。又如蓝藻类,大家一谈到蓝藻类的藻类都很恐慌 ,怕它大量繁殖产生危害,但蓝藻类中的藻类也不全是有害种类,而有些藻类是有益藻类 ,如说螺旋藻 。
藻类分类
藻类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其形态、结构属于微藻,主要有8大藻类,即绿藻类 、硅藻类、蓝藻类、裸藻类、甲藻类 、黄藻类、隐藻类和金藻类。
藻类分十一个门 ,微藻主要有八大门类:绿藻(小球藻、栅列藻 、卵囊藻、纤维藻、盘星藻 、水棉、刚毛藻等);硅藻(小环藻、针杆藻 、菱形藻、羽纹硅藻等);蓝藻(微囊藻、鱼腥藻 、蓝纤维藻、颤藻、席藻、螺旋藻等);裸藻(绿裸藻 、壳裸藻、梭裸藻等);甲藻(裸甲藻、光甲藻 、角甲藻等);黄藻(黄丝藻等);隐藻(隐藻、蓝隐藻等);金藻(小三毛金藻、单鞭金藻 、双鞭金藻、钟罩藻、黄群藻等);大型藻类三个门红藻 、褐藻、轮藻。
本文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藻类其在显微镜下的物体形态显现形状整理出来,供参考。
一、蓝藻门
蓝藻门的藻类多数属于害藻 。蓝藻是一种浮游生物,有单细胞的 ,也有多细胞的。容易在富营养化的水中大量爆发。池塘中出现蓝藻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可以通过在早期换掉上层水除去蓝藻 。如果使用了杀死蓝藻的药物,切记使用解毒药!
蓝藻死后是有毒的,产生的毒素将会对养殖动物构成威胁。蓝藻门由蓝藻纲组成 ,这里为大家介绍的常见藻类包括色球藻目的蓝纤维藻(指杆藻) 、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和微囊藻;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胶鞘藻)和鞘丝藻;念球藻目的拟鱼腥藻 、鱼腥藻和念珠藻。
色球藻目
1、蓝纤维藻(指杆藻)群体胶被无色透明;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
2、色球藻(蓝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与平裂藻相比 ,排列较为散乱。
3 、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
4、微囊藻具伪空泡
颤藻目
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 、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
3、席藻(胶鞘藻)群体分布。与颤藻对比 ,有胶质衣鞘 。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
念珠藻目
1 、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
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
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二 、硅藻门
硅藻门中的常见藻类比较多,而且多为益藻。包括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
圆筛藻目
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 ,两边具棘
2、圆筛藻孔纹
3 、小环藻常见于淡水分外围和中央区
4、海链藻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有的壳缘有刺 。
5、骨条藻胞间以细刺连接
6 、冠盖藻胞间管状短链相连,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
根管藻目
1、根管藻末端具刺像针
盒形藻目
1、角毛藻从细胞的四角生出的角毛比细胞长。
2 、盒形藻面粉袋状 ,两端有突起
3、双尾藻壳面中央有一条粗直中空的长刺
4、四棘藻两端各有两根粗长的刺状突起
5 、三角藻六角形孔纹壳面三角形、四角形或者多边形 。
(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
无壳缝目
1 、星杆藻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注意与海线藻、海毛藻区分)
2、针杆藻中间有无纹区
3、海毛藻多成对,两端形状不同。
4 、海线藻壳面两端圆形等大
5、楔形藻细胞楔形,借胶质营附着生活
单壳缝目
1、卵形藻细胞扁平 ,壳面宽卵形,无胶质柄 。
2 、曲壳藻壳面纵轴弯曲,带面屈膝形。
双壳缝目
1、舟形藻两块片状色素体 ,壳环面观呈“H”型。
2、羽纹藻壳面具有横的平行肋纹,片状色素体两个 。
3 、布纹藻壳面壳缝S形,淡水常见种 ,花纹为纵横线纹十字形交叉构成的布纹。
4、曲舟藻壳面壳缝S形,海水种类,点条纹斜列或横列。
5、桥弯藻壳面扁平 ,两侧不对称,一个板状色素体,点条纹明显 。
6 、异端藻(异极藻)上端比下端大 ,上下不对称,两侧对称。粗点纹和细线纹组成。淡水种类。
管壳缝目
1、菱形藻三角形色素体两个,具横线纹和横点纹 。壳缘具管壳缝。
2、双菱藻横断面呈双菱形,肋纹明显。壳缘具管壳缝 。
三 、金藻门
金藻门中的小三毛金藻属是害藻 ,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
金藻纲
金胞藻目
1、单鞭金藻单细胞,一条鞭毛,细胞后端有一个大的白糖体。
2、棕鞭藻两条鞭毛不等长 ,常在冬季出现 。细胞裸露,不具囊壳。
3、锥囊藻具囊壳,囊壳前端开口。群居 。前端具两条不等长鞭毛。
4 、黄群藻** ,色素体两个,片状周生,位于细胞两侧。后端有大白素 ,群居 。
5、等鞭金藻海洋种类,两条等长鞭毛。良好饵料。
6、三毛金藻两鞭毛,和一条类似鞭毛的固着丝。害藻 ,能产生鱼毒素 。
四 、甲藻门
甲藻纲
横裂甲藻亚纲
多甲藻目
1、夜光藻球形,受海浪冲击夜晚会闪闪发光。
2、裸甲藻细胞如具薄壁,由许多多甲形小板片组成。
3 、薄甲藻(光甲藻)
4、多甲藻多数呈双锥形 。
5、角藻顶角一个,底角2~3个。
五 、隐藻门
隐藻门是一大类的藻类 ,大都具有色素体,淡水中常见。细胞大小约为10-50μm,形状扁平 ,有两个稍微不等长的鞭毛 。
隐藻纲
隐鞭藻科
1、蓝隐藻两条鞭毛不等长,色素体多为1个,有时2个 ,周生,常有缺刻,呈蓝色到蓝绿色。
2、隐藻色素体多为2个 ,有时1个,黄绿色或黄褐色,有时为红色。
六 、裸藻门
裸藻门除胶柄藻属外 ,都是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以细胞纵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大多数分布在淡水,少数生长在半咸水,很少生活在海水中 ,特别是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是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 ,夏季大量繁殖使水呈绿色,并浮在水面上形成水华 。裸藻有两个属生活在两栖类的消化管内。
裸藻纲
裸藻目
1、裸藻具1条鞭毛,眼点橘红色 ,明显,副淀粉形状多样,大小不一。
2、扁裸藻具1条鞭毛 ,表质具有纵向或者螺旋形排列的线纹、点纹或颗粒 。色素体盘状。
3 、鳞孔藻具1条鞭毛,1红色眼点,副淀粉两个,脸蛋状
4、柄裸藻形成不定群体或者树状群体 ,细胞前端具一胶质柄。具1个红色眼点。
七、绿藻门
绿藻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350个属,5000—8000种 。分成两个纲 ,即绿藻纲和接合藻纲。我国一般将绿藻纲分为13个目,即团藻目 、四孢藻目、绿球藻目、丝藻目 、具毛藻目、石莼目、溪菜目 、鞘藻目、刚毛藻目、管藻目 、管枝藻目、绒枝藻目和接合藻目。轮藻纲中只有轮藻目 。
(一)、绿藻纲
1、衣藻两鞭毛,前端2眼点 ,1伸缩泡。
2 、扁藻纵扁,椭圆形、心形或卵形。具4条等长的顶生鞭毛 。
3、杜氏藻(盐藻)两条等长顶生鞭毛,色素体杯状 ,较大橙红色眼点。优良饵料。
4 、盘藻4、16、32个衣藻型细胞排列成扁平的盘状群体 。16个细胞群体,中间的4个细胞十字形排列,每个细胞又与其周边的3个细胞相连。
5 、空球藻16、32或64个衣藻型细胞组成的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空心群体。
6、实球藻由16或32个衣藻型细胞组成的球形或者椭球形的实心群体 。有群体胶被 ,细胞排列紧密。
7 、团藻由数百至数千个衣藻型细胞构成球形群体,多数为营养细胞,少数为大型的生殖细胞。个体大,有趋光性 ,肉眼可见。
8、四孢藻四个一组,多个成群 。色素体杯状,两条等长的假鞭毛向外。
9、小球藻单细胞 ,小型,细胞直径2~12μm。可聚集成群 。周生色素体一个,杯状或片状。
10 、蹄形藻细胞弯曲成蹄形或镰刀形 ,顶端尖或钝。每4或8个细胞以凸面相对成一组,有群体胶被 。
11、月牙藻细胞新月形,两端尖。常为4、8或16个细胞以凸面相对排列成一组。细胞有一大的片状色素体 。
12、小椿藻细胞具柄 ,营附着生活。幼年细胞单核,老年细胞多核。
13 、弓形藻两端细胞壁延长成尖刺,或一端尖直 ,另一端成一小盘或向后弯曲的二叉 。色素体1个,蛋白核2~3个。
14、绿球藻类似于小球藻外面加一层胶被。
15、卵囊藻植物体多为群体,细胞常由2 、4、8或16个细胞组成,包被于胶被或残存的母细胞壁内。
16、水网藻为肉眼可见的大型网片状或网带状群体 。
17 、盘星藻单层的盘状或放射状群体 ,群体内部细胞为多角形,无突起。边缘细胞具1、2或4个突起。
18、栅藻群体由2~32个细胞组成,多具刺 、颗粒、齿状突或隆起线 。
19、十字藻4 、16或更多细胞组成方形或长方形板状群体 ,每四个细胞一组,其间常有十字形空隙。
20、空星藻多角形球体,中空。以细胞壁凸起彼此紧密连接 。
21、刚毛藻具丰富分支的丝状体。
(二)、接合藻纲
1 、新月藻藻体新月形 ,大多弯曲,少数平直。中间为细胞核,两端对称分布数个蛋白核 ,两端各具一个液泡 。
2、鼓藻缢缝常深凹。半细胞正面观近圆形、半圆形 、椭圆形、卵形、梯形 、长方形或截顶角锥形。
3、角星鼓藻细胞一般长大于宽,大多缢缝深凹 。
4、水绵色素体1~16条,为周生盘旋的螺旋带状。
5 、双星藻不分支丝状体 ,细胞长为宽的2~5倍。与水绵属很像,但每个细胞具2个上下排列的星芒状色素体。
藻类的特征
藻类是没有胚胎,有叶绿素自养无根茎叶分化的叶状体孢子植物 。
1、第一是看水色。通常一种颜色的水,并不是一种藻类 ,绿颜色的水它有绿藻,还有裸藻;黄颜色的水有金藻、甲藻 、黄藻、硅藻;红颜色的水有血红裸藻、甲藻、壳虫藻 、席藻;蓝颜色的水有微囊藻、鱼腥藻。单纯从水色来判断这个藻相好不好是不科学的 。
2、第二个判断的标准看水华现象。水华有溶液状(硅藻 、绿球藻等非鞭毛藻)、云雾状(隐藻、扁藻等鞭毛藻) 、膜状(微囊藻、鱼腥藻等带伪空泡)、块状(实球藻 、团藻),这些宏观现象包含有不同的藻类 ,所以根据水华现象不能准确的判断藻类到底是哪一种。
3、第三个判断的标准用手触摸,每种触摸的感觉不一样,它所含的藻类的品种也不一样 。比如不粘手不发粘的有可能是微囊藻和实球藻 ,沾手不易清洗的可能是鱼腥藻和绿裸藻,光滑的可能是水绵,粗糙和发涩的可能是刚毛藻。
4、第四个判断标准用鼻子闻 ,闻水的味道,有刺鼻呛味可能是微囊藻或者其它种藻类。以上都是可以用眼睛看,用手可以摸等宏观的一些标准 ,但不能仅从宏观上判断某种藻类,而是要根据它的微观镜检结构进行准确的判断 。
藻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藻类的种类由水质特性 、营养元素、气候条件(温度和光强)等因素所决定。同时,也受下游捕食生物的种类和摄食压力所影响,随着其中一种因素的改变 ,种群是会改变的;藻类最主要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质能输入池塘,以驱动池塘生态系统运行 ,是藻类的主要功能。评价池塘生产力的指标是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氧的产量或碳的产量,如多少克氧/平方米/天,或多少克碳/平方米/天 。由于光合作用的产物 ,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在摩尔上是相等的,即每固定1摩尔碳的同时产生1摩尔氧。所以,两种生产力的关系是8克氧/平方米/天相当于3克碳/平方米/天(氧的分子量与碳的原子量的比值);影响藻类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无机碳、光强、温度 、微量元素和藻龄等。根据池塘的不同养殖阶段的需要去调节藻类光合作用效率是池塘养殖管理核心技术之一 。
1、藻类是自养植物 ,是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为池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是第一生产力。
2、池塘中氧气的80%以上来源于藻类或水生植物 ,外界的补充解决不了池塘根本缺氧的问题,只能作为应急手段。
3 、藻类稳定,溶解氧稳定,其他指标都会稳定 ,比如pH、氨氮、亚硝酸盐 、硫化氢等 。
4、有些藻类可以作为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比如小球藻和小环藻,有些藻类多水产养殖有害 ,不稳定易倒藻,也有些藻类产生藻毒素。
5、提高度机体的免疫力,有些藻类比如小球藻有CGF小球藻生长因子 ,促进提高免疫力。
6 、藻类作为生物肥料,在池塘中,藻类在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中 ,有微生物的参与可以把死亡藻类分解 。
柑橘上长青苔,对柑橘树有影响吗?
常用的培养容器有:各种玻璃器皿,不同规格 的水族箱 ,大小不同的水桶,水泥池或土池等。
培养容器使用前应经严格消毒处理。玻璃器体积较小,可将其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烧煮30min即可;规模培养用的大型容器及培养池等一般采用化学消毒法 。常用消毒药品为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漂白粉 大型容器、工具可使用20x10-6漂白粉进行浸泡消毒,1h后经清水3~4次冲洗即可使用。大型培养池,特别是土池 ,可配成高浓度浆糊状溶液淋撒池壁,24h后可进清水使用 。
高锰酸钾 用10 x10-6浓度的溶液分几次淋洒池壁。为防止氧化锰附着,应在消毒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法比较适用于小型容器及水泥池。 培养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以单胞藻及有机碎屑为主 。当光照条件较好时 ,可在培养轮虫的容器内先加入营养盐,以培育单胞藻,待容器内的水稍具颜色后再接种轮虫。在培养过程中 ,保持一定光照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单胞藻和有机碎屑已不能满足轮虫的营养需要,因此必须作补充投饵。培养轮虫较理想的饵料为单胞藻 、海洋酵母、面包酵母、啤酒醉母和光合细菌等 。关于单胞藻的培养技术 ,国内外有不少报道,在此不再赘述。
面包酵母可从酵母厂或食品厂购到。一般用鲜酵母,也可用于酵母及酵母片(食母生),鲜酵母应低温保存 。投喂前先绞碎 ,经250目筛绢过滤,投喂量为0.01g/万个轮虫·d,日投两次。也可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投喂。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种群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投喂量为5x106—10x106个m1 。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胃中内含物的多少来调节投饵量,以吃饱且略有剩余为宜,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轮虫的增殖。
在小水体中培养轮虫 ,投喂酵母后应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并能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采用稍大水体进行轮虫培养时 ,应连续充气,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氧量,并可防止饵料下沉;但充气量不宜过大 ,以利轮虫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 用酵母培养的尊花臂尾轮虫,其缺点是缺乏(6—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而这两种营养成分对鱼类的生长、抗病力及成活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用酵母培养的轮虫,使用前必需进行营养强化。轮虫的营养强化剂是从鱼油 、乌贼油等海洋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它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 ,是经乳化制成的乳浊液,能较好地溶于水。此外,还可投喂高浓度海洋微藻(小球藻、微绿球藻和螺旋藻)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 。
青苔在过往的果树栽培管理过程中一直作为次要性病害来加以管理防治 ,但是近年来,随着栽培管理技术的更新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果园青苔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 ,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土壤表面,而是延伸到果树的枝干、叶片以及果实等部位,给果农生产带来严重的阻碍。
柑桔青苔病是最近几年桔园中发生比较普遍和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此种病害主要危害柑桔的枝干 、叶片以及果实等部位 ,在危害初期会在这些器官表面形成一层绿色茸毛状或块状的表皮寄生物,之后逐渐扩大,进而包裹整个器官 。因为柑桔青苔病在以往发病情况不严重,所以没有引起大多数果农的重视 ,直到近年来来危害的逐步加剧,果农才开始陆陆续续采取措施加以防治,但因此项措施操作时间不长 ,部分果农还没有掌握此项技术,小编今天就借此机会,系统讲解下柑桔青苔病的预防与防治。
一、青苔的种类目前危害柑桔的青苔主要是以下两种类型的青苔:一是附生绿球藻 ,这种青苔主要吸附在植株的树干、枝条以及部分老叶上面,受危害的植株器官上会有一层草绿色藻体;二是苔藓,此种青苔是多数果园都或多或少有点的绿色植物 ,也是柑桔园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青苔,苔藓除了危害柑桔植株之外,还会对果园内的土壤产生危害 ,进而降低其通气性。
二 、青苔的危害柑桔青苔病的危害不是突发性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时间,所以不容易引起果农重视,其危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向:
1. 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光合作用无法正常有效开展 ,同时因不同程度堵塞叶片气孔,造成其卷曲或脱落;
2. 危害枝干:吸附在枝干上,共享枝干内的养分以及水分 ,进而导致树体营养供应不足,树势衰弱 。除此之外,青苔危害多在危害器官表面形成一层绿膜型覆盖物 ,这层覆盖物会严重阻隔所喷施的药物、施用的叶面肥料,进而增加药、肥的应用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 危害果实:青苔覆盖在果实表面一方面会影响果实正常的着色过程 ,另一方面会对果实的内在以及外在的品质产生影响,进一步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4. 危害土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的比较多的青苔就是覆盖地表。覆盖在地表的青苔除了与附近的植物产生营养竞争之外 ,还会影响土壤内气体的交换,降低土壤通透性,导致柑桔根系吸收能力变弱。
三 、青苔的发生规律果园内青苔的发生多余周围的微环境有关,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从生产上对发生青苔桔园的观察来看 ,该病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这段气候温暖、环境潮湿的季节,到了夏季炎热之际,发生速度会减缓。除此之外 ,青苔的发生还与果园的地理环境 、管理水平有关,比如平地桔园大于坡地桔园、阴地桔园大于阳地桔园、老园大于新园、修剪不合理的果园大于合理修剪的果园 、密植园大于稀植园等。除了这些规律之外,柑桔青苔的发病部位也有先后之分:主干→主枝→侧枝→老叶 。
四、青苔病的防治措施青苔病的防治主要分为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 ,其中物理防治主要在于预防,化学防治主要在于治理,具体如下:
一、物理防治方法
因桔园青苔发生多余果园内的湿度有关 ,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就要注意降低园内环境湿度,比如在修剪的时候,多关注下过密枝 、遮光枝、直立枝等;在建园的时候 ,要合理规划园内排水系统,防止长时间积水,对园内空气湿度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青苔的生长还需要一定的营养条件和环境要求 ,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肥料施用方面。减少氮磷钾水溶性肥料的使用,减少其营养来源渠道 ,抑制生长。
2. 附着环境方面 。可以对柑桔树干进行涂白,采用这种方法除了可以防止青苔病的发生,还能够有效预防柑桔大多数病害的发生 ,比如炭疽病、流胶病等。
二 、化学防治方法
在柑桔青苔病化学防治方面需要注意分类用药,具体如下:
1. 枝条药剂选择:树干以及大枝等其他枝条可以每年用石灰水洗刷,或者用水牛尿洗刷;
2. 叶片及果实药剂选择:叶面上有青苔存在时可以使用1%-5%醋酸同业喷雾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醋酸溶液溶度不可超过5%,以免产生药害;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日常青苔特别严重的时候采用以上方法防治之外,正常情况下 ,柑桔青苔的防治工作多在冬季开展,具体可结合蚧壳虫、螨类等越冬病虫害一起防治。同时使用药剂也有所区别,此时用药可以选择柴油乳剂200倍液+马拉硫磷700倍液、喷松脂合剂15倍液等进行树冠喷雾 。
关于“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灵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藻类的种类很多...
文章不错《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