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

网上有关“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古代人骑马行路,快马一天走96公里左右 。

以隋唐时期为例,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 ,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 ,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 ,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可见 ,快马一天走180里是基本要求,应为古代人骑马行路的基本速度 。

古代里,现在被称为华里 、市里。隋唐时期一里等于约540(标准)或530米 ,180里就是95.5至97.2千米之间 ,既96公里左右。

扩展资料:

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 ”或者“邮驿 ”,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 、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 ,也承担一些物资的运输工作。

既然是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了。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四百里 。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一百二十里 ,骑马一百八十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五百里。

到了清代,由于军机处的设立 ,文书传递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昼夜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一旦前方打了胜仗,就立刻以八百里的速度飞递,沿途驿站秣马以待 ,一听到铃声立刻飞身上马 ,驰往下一站 。

这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常常听到的“八百里加急”。然而,这些“快递 ”业务虽然高效,普通百姓想要享受却非常困难——国家邮政系统不接受民间订单 ,所以民间通信大多靠私人捎带。

古时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常选择派专人送信,做生意的就自己负责货物运输 。还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办法,比如苏武鸿雁传书 ,到唐代又有了飞鸽传书 。明清时期,逐渐产生了专营民信业的民信局,货运方面则出现了镖局 ,不过镖局只运送贵重物品,且押运价格不菲。

上世纪6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发掘出土的赵义深家书是当时的一份书信实物。这封信农历九月五日从西州(今吐鲁番)发出 ,十二月三日在洛阳收到,两地相距大约3000公里,3个月收到 ,平均每天要走30多公里 。

百度百科——驿站 (汉语词语)

百度百科——里(计量单位)

人民网——文史>>生活史>>古代“快递”什么样?八百里加急不接民间订单

关于“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霜铎的头像
    霜铎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霜铎”

  • 霜铎
    霜铎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

  • 霜铎
    用户082409 2025年08月24日

    文章不错《古代人一天可以走多少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