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新技术

网上有关“香菇栽培新技术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香菇栽培新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春栽香菇出菇管理:春栽香菇又分为春栽普通菇和春栽花菇两种 。春栽普通菇包括鲜菇和干菇两种产品形式。在春栽香菇生产中,秋季 、冬季和翌年春季长出的子实体 ,分别称为秋菇、冬菇和春菇。

(1)普通菇的出菇管理、以当地平均气温15~20℃ 、相对湿度20%~30%的越夏菌棒上出现零星菇蕾时,开始脱袋排场或上架 。通过昼夜温差和湿度变化,刺激菇蕾发生 ,但应避免搬动刺激导致菇蕾发生过多过密。秋季管理重点是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每天喷水1~2次,喷水后通风0.5~1h ,采菇前停止喷水。冬季管理重点是减少棚顶遮阴物 ,增加光照加厚北面的遮挡物,夜晚盖严薄膜,必需时加盖一层薄膜或草帘 。春季管理重点是降低棚内温度 ,增加通风性,偏干管理,一般不喷水。切忌补水过多 ,造成菌丝缺氧死亡或菌棒散烂。

(2)花菇的出菇管理、在菇棚层架中,采用不脱袋割口出菇或保水膜出菇时,菇蕾形成后需要进行疏蕾与催花 。由于菇蕾能从菌袋内获取水分 ,而子实体菌盖表皮因为空气干燥而使生长受到抑制,菌盖内外细胞分裂不能同步,菌盖表皮干裂 ,形成花菇 。采取不脱袋割口出菇时,当菇蕾直径长至1~1.5c,用锋利小刀将菇蕾边缘薄膜环割3/4 ,让菇蕾从割口处长出。对菇蕾留优去劣 ,兼顾分布均匀,每个菌棒留6~8个菇蕾,称为疏蕾。菇蕾直径长至2~3cm时 ,开始进行催花管理 。揭去棚顶遮阴物,以增强光照。适时掀膜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至55%~65%;采用白天薄膜增温 ,晚上揭膜降温,形成昼夜温差,刺激花菇形成。

冬季气温低 ,出菇少,但冬菇市场价格高,出菇管理主要是采取措施进行保温 。经过秋冬季出菇后 ,菌棒养分消耗较大。南方春季多雨,较难培育好花菇,此时宜将菌棒脱掉塑料袋后 ,转入普通菇培育。北方春季偏干 ,采取白天不盖棚膜,傍晚时盖上棚膜,通过火坑烟道加温 ,同时通风排潮,也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白花菇 。

2.夏栽香菇出菇管理、夏栽香菇有覆土栽培模式和大棚摆袋栽培两种方式。下面以覆土栽培模式为例,介绍夏栽香菇的出菇管理。

(1)覆土选择与处理选择沙壤土或焦泥灰等为覆土材料 ,含沙量以40%左右为宜 。除焦泥灰外,其他覆土材料应打碎过筛,消毒 ,然后摊开备用。

(2)覆土将脱袋转色好的菌棒紧靠排列于畦床上,边缘用泥浆封好。将覆土材料覆盖在菌棒上,并将菌棒之间空隙填满 ,再浇水沉实,以菌棒表面露出覆土约5cm为宜 。

(3)出菇管理白天将畦床上拱膜盖上,形成高温和缺氧环境 ,傍晚揭膜通风 ,喷水降温,加大昼夜温差 。经3~5d连续刺激,菇蕾即可形成 ,然后撤去拱膜,增加通气量。剔除丛生或畸形菇蕾,每袋保留6~8个即可。子实体生长期间应适时喷水 ,通风降温 。子实体六分成熟时即可采摘。采收一潮菇后,停止喷水4~5d,偏干养菌 ,同时对菌棒间空隙进行补土,喷水沉实,保持菌棒与覆土紧密接触。养菌结束后 ,再喷水催蕾,每天4~5次,待菇蕾形成后 ,再进行正常管理 。

当气温达到32℃以上时 ,停止出菇,管理重点是降低棚温,加强通风 ,减少菌棒含水量,预防霉菌侵染。当气温下降,即进入秋季出菇管理期 ,先用小铁钉在菌棒上刺孔,结合拍打菌棒进行催蕾,喷凉水补充菌棒含水量 ,增加昼夜温差,刺激菇蕾发生。3~4d后菇蕾形成,每天早中晚各喷水1次 ,喷水后通风降温 。子实体采收后,加大通风量,降低菌棒含水量 ,偏干养菌5~7d ,再重新补水催蕾和出菇管理。

3.秋栽香菇出菇管理 、秋栽香菇包括普通菇和花菇两种管理方式。

(1)普通菇的出菇管理包括秋菇管理(10—12月),冬菇管理(12月)和春菇管理(2—5月)3个阶段,出菇管理措施参考春栽普通菇的管理 。

(2)花菇的出菇管理秋栽花菇出菇管理的核心是催蕾和育花。

①催蕾管理将达到生理成熟并完成转色的菌袋 ,放入水池中,浸泡2~4h。以菌袋含水量不超过55%、浸泡水温比气温低5℃以上为宜 。菌袋浸水后,即可排袋上架 ,覆膜保温保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15~20℃ 。经3~5d连续覆膜 ,菇蕾即可出现。

培育菇蕾至1~2cm后,用小刀在幼蕾四周环割34的薄膜。当菌袋现蕾过密时,应进行疏蕾 ,留优去劣,每袋保留6~8个 。幼蕾刚伸出袋外时棚温应保持在子实体生长适宜范围内,空气湿度80%~90% ,有散射光 ,通风良好。然后让幼菇个体生长放慢,慢慢积累养分,使菇肉变得坚实致密 ,称为蹲蕾。蹲蕾是发生时间不同的菇蕾长速及长势尽量达到一致 。当幼菇(直径≤2.5cm)进入生长后期,应进行控温促壮,棚温控制在5~12℃ ,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给予充足氧气和适当光照。蹲蕾一般需5~7d,无风的晴天可掀去棚膜 ,让阳光照射幼菇。

②育花管理水分与空气湿度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关键因子 。蹲蕾处理后,当菇棚内大部分幼菇菌盖直径达到2~3cm时,即可进行催花管理。催花管理方法与春栽花菇管理方法基本一致。人工催花时 ,一般晚上11—12时在棚内加温排湿,加温方式以坑道、烟道 、热风机为好 。加温时将菇棚一端门打开,并将另一端菇棚顶部留出一道缝隙 ,以便棚内空气对流 ,达到排热气与排潮的目的。

加温4~5h,控制棚温不超过30℃,然后将覆盖菇棚的薄膜全部揭开 ,幼菇菌盖表皮由湿热状态骤然遇冷,在冷风的吹刮下,会立刻出现裂纹。幼菇菌盖表皮出现裂纹后 ,连续按自然催花法或人工催花法操作4~5d,使菌盖表皮裂纹不断加宽加深,白色菌肉呈龟裂状 ,称为育花 。继续维持低温和干燥的环境条件,使花菇菌盖表面保持白色不变的管理过程,称为保花 。

在5~12℃的低温下花菇缓慢生长。当菌膜即将破裂 ,盖缘内卷,即可分批采收烘干。采摘时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捏住菌柄的基部,旋转拧下 ,不留菇蒂在菌棒上 ,以免后期滋生杂菌 。采收一潮菇后,应养菌10~15d,此时温度应保持在23~2℃ ,空气湿度维持在70%左右,遮光,适当通风。当采菇处重新长出菌丝变白后 ,即可进行菌棒补水,进入下一潮菇的出菇管理。可采用水池浸泡补水或注水器注水,但补水量应适当 ,并随着采收潮次增加而逐次减少,一般补至前潮菇出菇前菌棒质量的90%左右 。

香菇出菇对温度湿度有什么要求?

香菇是一种多气性真菌,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 ,菇柄较长,病虫害发生严重,因而香菇大棚的通风性一定要好。

香菇是一种变温结性菌类 ,由于香菇有高温型、中温型与低温型不同品种 ,所以对出菇温度要求不一样。

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是5~20度,中温型为10~22度,高温型为15~25度 。

香菇对湿度要求:现蕾期是80%~90%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70%~80%,低于60%,子实体生长慢 ,菌盖易裂口,在低温情况下易形成花菇。

关于“香菇栽培新技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玉儿的头像
    婉玉儿 2025年08月30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婉玉儿”

  • 婉玉儿
    婉玉儿 2025年08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香菇栽培新技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香菇栽培新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春栽香菇出菇管理:...

  • 婉玉儿
    用户083006 2025年08月30日

    文章不错《香菇栽培新技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