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

网上有关“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如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学而篇》

赏析:持续不断地学习并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悦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颜渊篇》

赏析:不去对他人做自己不想被别人对待的事情。这句话强调了待人以仁的道德准则,提倡平等 、善良和宽容的行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述而篇》

赏析:与人同行,必然会遇到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优秀的人为师,从其身上学习好的方面;对于有缺点的人 ,要改正并提升自己 。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子罕篇》

赏析: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强调了关注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述而篇》

赏析:聪明睿智的人喜欢流动的水,善良仁爱的人喜欢宁静的山。这句话寓意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喜好 ,即使不同也应相互尊重 。

6、不逆诲盗 ,不官非其身。——孔子《为政篇》

赏析:不去教唆别人偷盗,也不去在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指责别人。这句话教导人们要遵守道德准则,不参与不道德或不正义的行为 。

7、言必信 ,行必果 。——孔子《子路篇》

赏析:说话要守信,做事要兑现承诺。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坚持诚信和责任。

8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孔子《子罕篇》

赏析: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虑。这句话强调了高尚人格和宽广胸怀的重要性,以及狭隘心态的不利影响。

9、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颜渊篇》

赏析:有智慧的人不会迷茫困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焦虑担忧 ,有勇气的人不会害怕恐惧。这句话表达了智慧、仁爱和勇气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力量。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子贡篇》

赏析:没有长远规划和思考的人,必然会面临近期的忧虑和困境。这句话教导人们要有远见和全面的考虑 ,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悔。

孔子道德的名句有哪些

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2、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6 、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9、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10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

13 、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 ,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 ,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

26、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道德名句

孔子道德名句

1、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 。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己所不欲 ,匆施于人 。

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

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过,则匆惮改。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9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

10、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1、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1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13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5、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16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 ,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1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2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22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2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 ,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行乎哉?

有关孔子道德修身的名言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5.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是故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7.刚 、毅 、木、讷近仁。

8.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9.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2.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4.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 。

16.巧言令色,鲜矣仁 。

17.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1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0.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2.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其人存 ,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

2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4.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2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

28.放于利而行,多怨。

29.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不学礼 ,无以立 。

3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33.有教无类 。

3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

3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8.不学诗 ,无以言。

39.过,则匆惮改 。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4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44.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

4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4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4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 ,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4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0.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 ,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孔子的名言,关于孔子的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 ,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 ,从其薄 。 -- 孔子语录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 ,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 、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其人存 ,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 。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

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 孔子名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 ,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 ,则敬 。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先有司,赦小过 、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 孔子名言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日不读书 ,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孔子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子曰:德不孤 ,必有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 -- 孔子语录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不同 ,不相为谋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 ,无所竞争也

以成其文 ,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 孔子名言

夏礼 ,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言事死如事生

周监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孔子语录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凡建邦立社 ,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 ,便云使民战栗

反坫 ,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 。若与邻国为好会 ,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 。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 ,是不知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曰:“《韶》,舜乐名 ,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曰:“《武》 ,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 孔子语录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孔子名言

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零,咏而归!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 孔子名言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孔子名句

可妻也 ,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 ,免於刑戮。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孔子名句

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改是 ,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前所闻未及行 ,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子语录

晏平仲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 ,违而去之

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 。当春秋时 ,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邦有道则知 ,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孔子名句

伯夷 、叔齐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 ,非为直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孔子名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 ,不继富

犁牛之子も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孔子名言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不有祝?它之佞 ,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 孔子名句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齐一变至於鲁 ,鲁一变至於道

逝,往也 。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 孔子名句

君子博学於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自行束?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孔子名言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孔子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 ,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 ,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 ,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 ,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 ,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 ,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 。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 ,又不依据礼义待人 ,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巧言令色 ,鲜矣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 —— 孔子名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於我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迁怒 ,不贰过 —— 孔子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孔子名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孔子名句

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 。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语录

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

法语之言 ,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不学礼,无以立。

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名句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 ,虽州里 ,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 、宽、信、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 ,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不迁怒,不二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 ,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语录

听其言而观其行 。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孔子名句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盖有不知而作者 ,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孔子名句

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孔子名言

有教无类 。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 ,兵不逼好。 —— 孔子名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 ,追远,民德归厚矣 。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 孔子语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

 3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8、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请问之 。曰:“恭 、宽、信、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5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8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 ,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

 19、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2 、己所不欲 ,匆施于人。

 2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5 、过,则匆惮改 。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

 2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关于“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文贝贝的头像
    文贝贝 2025年08月04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文贝贝”

  • 文贝贝
    文贝贝 2025年08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文贝贝
    用户080402 2025年08月04日

    文章不错《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