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狮子在中国倍受欢迎,被视为吉祥物。在中国古代,不仅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 ,时常可见到一对用以镇宅护卫的石狮子,而且还有大型的舞狮表演,白居易的《西凉伎》诗中描述舞狮时说:“西凉伎 ,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 , 鼓舞跳粱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 ”与现代所见的舞狮情景颇有几分相似 。另有唐初虞世南在《狮子赋》中,把狮子称为“绝域之神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狮子出西域诸国 ,为百兽长。”在现代中国的众多园林名胜中,也可见到各种造型的石狮子 。如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这些石狮有雄有雌 ,有大有小,神情活现,穷极工妙,最小的狮子仅有几厘米。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也有两对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
狮子是产自哪里?用石狮子把大门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有何作用呢?
据杨宪益先生的《译余偶拾·民间保存的唐〈西凉伎〉》记载:“我国民间季节风俗里的舞假狮子 ,我们要记得,是由印度传过来的 。印度今日民间赛会里还有舞狮子。我国本没有狮子,关于狮子的一切知识原来都是由印度来的。就连狮子的名称原来也是译音 。锡兰岛原来梵名为僧伽罗(simhala) ,意为狮子国,大食人又名其岛为sielediba或sirandib。中文的‘狮子’恐怕不是根据梵文,而是根据大食人读音转译的 ,这是因为古代南海的大食人为中印文化间的媒介之故。”另据古代文献,司马彪《续汉书》中说:“条支国出狮子 、犀牛。章帝章和元年(87),安息国遣使献狮子 。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说:“永桥南道东有白象、狮子二坊……狮子者 ,波斯国胡王所献也,为逆贼万俟丑奴所获,留于寇中。永安末(530) ,丑奴破,始达京师。”李肇《唐国史补》中说:“开元末(约741),西国献狮子 。至长安西道中,系于驿树 ,树近井,狮子哮吼,若不自安。俄顷风雷大至 ,果有龙出井而去。”《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 。 ”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由此可见,中国不产狮子 ,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 、南美等地。如果中国产狮子,就不必劳他国远途运来,而且 ,“物以稀为贵”,如果中国产狮子的话,狮子在中国的地位也不会如此之高 。
那么石狮子又是何时走向民间 ,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的呢?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著《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 ,以防风抗震 。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 、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后来相沿成习。另有一篇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文章——《析津志辑佚·风俗》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 ,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 ,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 ”这里说的是石狮子出现的最早时间和记录 。
将石狮子摆在大门口到底有何寓意呢?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样的:
(一)避邪纳吉。狮子最早用来镇守陵墓,在古人心中被视为驱魔避邪的瑞兽。因此 ,在乡间路口,有时人们会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希望它们能够镇宅、避邪、保护村寨的平安等;
(二)预卜灾害 。在传说中 ,狮子有预卜灾害的灵力。如果遇到洪水 、地震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人们根据此征兆,便可采取应急避难;
(三)彰显权贵。宫殿、王府、衙署 、宅邸等处的守门石狮 ,常常气宇轩昂、威震八方,显示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
(四)艺术装饰 。石狮的造型多变,工艺精美 ,是出色的艺术品。石狮子不仅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也是现代园林名胜中常用的装饰品。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 。
刻木为头丝作尾 , 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 鼓舞跳粱前致辞 。
应似凉州未陷日 , 安西都护进来时。
须臾云得新消息, 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 凉州陷没知不知?
狮子回头向西望 , 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 醉坐笑看看不足 。
享宾犒士宴三军, 狮子胡儿长在目。
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
泣罢敛手白将军 , 主忧臣辱昔所闻 。
自从天宝兵戈起, 犬戎日夜吞西鄙。
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
平时安西万里疆 , 今日边防在凤翔 。
缘边空屯十万卒, 饱食温衣闲过日。
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
天子每思长痛惜 , 将军欲说合惭羞 。
奈何仍看西凉伎, 取笑资欢无所愧!
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
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 。
关于“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书生思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狮...
文章不错《请教中国古代石狮子的起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