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

网上有关“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排列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和顺序性 ,组合则没有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

比如说:有a,b,c三人 ,要选两人出来 。

若是排列,一般题目或文字说明中会强调先后顺序,比如先取a、后取b 和 先取b 、后取a 是两种不同的排列 ,因为这里有隐含的客观差异性: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组合 ,那么 先取a、后取b 和 先取b、后取a 就是同一种组合,因为这里虽有客观人的差异,但没有强调先后之分 ,不管先取谁后取谁,最后就是这两个人。

扩展资料:

注:当且仅当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则两个排列相同 。例如,abc与abd的元素不完全相同,它们是不同的排列;又如abc与acb ,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排列。

排列公式是建立一个模型 ,从n个不相同元素中取出m个排成一列(有序),第一个位置可以有n个选择,第二个位置可以有n-1个选择(已经有1个放在前一个位置) ,则同理可知第三个位置可以有n-2个选择 ,以此类推第m个位置可以有n-m+1个选择。

百度百科-排列

数学中的排列和组合怎么区别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 。

基本计数原理

⑴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⒈加法原理:做一件事 ,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⒉第一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1 ,第二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2,……,第n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n ,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方法属于集合A1UA2U…UAn。

⒊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

⑵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⒈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 ,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 ,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

⒉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 ,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3.与后来的离散型随机变量也有密切相关 。

排列组合问题:4个人安排到3个不同位置,每个位置最少一个人。我的排法为什么错了?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 ,不考虑排序 。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

扩展资料:

排列组合的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⒈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

⒉第一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1 ,第二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2,……,第n类办法的方法属于集合An ,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方法属于集合A1UA2U…UAn 。

⒊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参考资料:

排列组合-百度百科

这个题其实就是有1堆2个人其他2堆1个人 ,要在4人中挑2个组成1堆,其他2堆不用管所以C42*A33=36(种)。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 ,不考虑排序。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 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论关系密切。

难点

1 、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

3、计算手段简单 ,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 、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 ,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 ,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排列组合

关于“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蹇清波的头像
    蹇清波 2025年10月26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蹇清波”

  • 蹇清波
    蹇清波 2025年10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蹇清波
    用户102602 2025年10月26日

    文章不错《小学二年级怎么判断是排列还是组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